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速度惊人

2015-4-22 09:51 来源: 新快报 |作者: 侯鹏飞

4月22日是地球日。在为这个特殊日子设置的采访中,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气候变化与能源首席领事康霖表示,广东接受并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仅花了两年零四个月,速度惊人。此外,广东同事们扎实的环保专业背景和强烈的决心也让他印象深刻。

中国很多环保举措有成效,只是没得到太多外部关注

Hi广州:2015中英(广东)低碳周不久前刚刚成功举办,各项活动的成果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呢?

康霖: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我们也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合作项目。目前来讲,这些活动旨在推动广东的低碳战略转型,包括广东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 (CCUS) 的研究、协助广东利用现在的资源建立低碳基金等等。这些对于个人日常生活来说未免过于宏观,而且这些概念性的改变似乎很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联系,但人们最终会发现新的政策和自己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就像中国政府在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之后我们所看到的变化一样。

因此,我们冀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逐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大家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Hi广州:你说过,气候变化与所有人性命攸关。在任职期间,你觉得广大民众在哪些方面还很难转变观念?

康霖:一些人认为个人的力量太小,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在这点上,中英两国民众区别不大。而我们在努力传播的一个观点,就是让人们知道,作为个人,你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比如尽可能多使用公共交通。对此,我们也不会“下巴轻轻”地抢占道德制高点——实话说,我自己也喜欢私家车的便利;但是我会努力提醒自己,在方便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再者,我个人感觉广州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不错。

Hi广州:虽然你刚才提到两国民众在环保意识上区别不大,但在论述环保经验时,几乎“言必称英美”,这其实是在潜意识中预设了中国的被动和不足,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中国在环保方面又有哪些值得英美国家学习的呢?

康霖:(笑)作为英国人,我当然很荣幸自己国家的经验能造福中国。但事实是,大家需要互相学习。在我任职期间,我经常被中国在低碳领域的智慧所折服,我也非常高兴看到各国都在借鉴不同经验,并就此开展合作。说到中国经验,我觉得中国很多的环保举措都非常严格,也收到很大成效,只不过没得到太多的外部关注,这点非常遗憾。还有一点就是,即便我不是技术专家,我也知道中国在诸如光伏方面等的低碳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也必将对低碳产业产生全球影响。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