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市场影响分析
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
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将为利率市场化提供进一步的保障,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市场化,改变民营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业的现状,将银行之前享有的隐性担保显性化,使得风险溢价定价更为精准。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款利率或将放开
存款保险制度将加快利率市场化,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将放开。首先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表明国家不再为银行提供隐性担保,未来银行存款也会存在一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储户会选择以其他理财方式(如:银行理财等)替代存款,银行存款面临流失风险;其次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缩短了开放存款利率上限的时间窗口,之前所以迟迟不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担心利率上升会大幅提高银行负债经营成本,一旦银行经营不善而破产,会引发大规模系统性风险。但是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可有效降低银行破产对社会的冲击,为利率市场化铺平道路。
二、存款保险将重塑银行资产配置
存款保险本身对银行的冲击并不大,参照国际经验,存款保险费率在0.1%-0.05%左右,而我国刚开始可能按更低的标准来缴纳,如果按照0.05%的费率计算,当前缴费基数即存款规模为122万亿元,需要缴纳存款保险费约600亿元,这些保费对银行业而言不存在较大约束力。但是由存款保险制度所推动的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产生很大影响,一旦放开存款上限,银行负债经营成本会上升,银行在经营中需要从资产端获得高收益来弥补负债上升带来的损失。我们预计未来银行资金将更加倾向于配置高收益资产,增加对高收益信用债、非标理财产品及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减少对利率债等低收益产品的需求。此外,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刺激存款投资化,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存款流失风险,当前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或将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三、企业存款和大额个人存款流向大型银行
存款保险条例规定了最高50万的限额偿付,这对小额个人储户来说影响非常小,之前存款存在国家隐性担保,而现在存款保险条例从法律上对50万以内的存款给出偿付保证,这对小储户来说仅仅是担保方式发生了变化,存款的安全性是一样的,因此这类储户的存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而对于企业存款和高净值储户来说,存款策略将发生很大调整,目前小型银行吸引企业存款的优势在于区域性优惠
政策和高利率,一旦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小型银行失去国家信用担保,其安全性将有所下降,企业存款会部分分流转向安全性较高的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高净值储户也将面临相同的
问题,将存款存放大型银行将成为这部分储户的最好选择,因此未来小型银行将可能面临企业存款和大额个人存款流失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除了利率市场化、存款投资化对商业银行竞争格局影响外,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主体也将进一步丰富。此前国家对设立民营银行一直比较谨慎,主要是担忧民营银行经营风险较大,在金融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例如:缺乏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等),一旦民营银行经营出现风险,很容易出现挤兑现象,这将会通过多米诺效应引发银行系统信用全面收缩,产生系统性风险。虽然此前我国批准设立了几家民营银行作为试点,但是进展非常缓慢,凸显了监管层对民营银行的谨慎态度。现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民营银行有了相关制度保障,监管层对民营银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也将逐步减轻,预计未来民营银行的批准设立速度将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