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碳标签使用调查样本分析与国外碳标签使用的比较研究报告

2015-3-27 10:53 来源: 《世界农业》 |作者: 赵 丹 吴林海 徐立青 王晓莉

使用碳标签的意愿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使用碳标签的意愿分析

  (1)食品生产企业碳标签食品生产意愿。碳标签通过标示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来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以此推动生产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调查数据显示,93.1%的样本食品生产企业有意愿为食品加贴碳标签,意愿比较鲜明;加贴碳标签将会增加成本,其增加部分则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愿意增加成本支付的企业中,88.5%的企业愿意支付成本增加额度为10%以下,6.9%的企业愿意支付成本增加额度的11% ~20% ,3.4%的企业愿意支付成本增加额度的21% ~30%,仅1.1%的企业愿意支付成本增加额度的31%~40%。

  (2)低碳食品认证意愿。所谓低碳产品认证,是以产品为链条,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中国将出台《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相应低碳食品的认证制度也将逐步启动。在样本食品生产企业中,82.8%的受访者表示有意愿开展低碳食品的认证,食品生产企业显示出较高的低碳水平生产意愿。

  (3)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意愿。目前碳交易主要包括基于《京都议定书》下的项目减排即CDM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两种形式。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碳市场总额同比增长6%,达到1 44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全球碳交易市场的份额不到1%,说明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潜力很大,目前上海、天津和北京的环境交易所正在推动企业进行自愿减排尝试。调查结果显示,食品生产企业对碳排放交易市场持肯定态度,有92%的样本食品生产企业表示支持。

  (4)企业节能降耗意愿。被调查食品生产企业的节能降耗意愿鲜明,96.6%的样本食品生产企业表示愿意采用相关节能技术和措施。目前企业所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为原有设备技术改造和日常管理的节能减碳,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8.3%、41.4%;新能源使用、智能电网、引进相关人才等方面的比例仅为8%。这说明企业倾向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节能降耗,由于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措施资本投入较大,企业不得不慎重考虑。从企业节能减排投入来看,高达98.8%的样本食品生产企业的资金投入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在5%以下,其中3%以下比例为79.3% ,仍有8% 的企业没有节能减排投入,这组数据恰好解释了企业节能措施受到掣肘的原因。总体来看,食品生产企业虽有节能降耗意愿,但迫于成本压力和资金实力,实际节能举措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