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的并购整合案例分析】交易所崛起之路:战略并购与行业整合

2015-2-9 13:32 来源: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作者: 刘尚鑫、邢雪飞、张鹏

ICE成功的因素


1危机意识,战略性思维与布局

ICE 在刚成立很弱小的时候, 就很快找到了业内的标杆(Benchmark)——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ICE 将纽约商品交易所列为主要的竞争者, 称对手比ICE更大并拥有更多的财源、更广泛的参与群体和更长的经营历史。ICE 最初的目标就是要超越其竞争对手COMEX,当时COMEX 对其犹如行业巨人一般。在树立了标杆以后,ICE运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治理优势、以及集聚优势(开始专注于原油市场的场外交易)迅速积聚客户,快速打开局面,并且在发展初期就通过并购IPE 战略性向期货市场扩张,不断获得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考虑到ICE 进入交易所行业时间并不长,而整个交易所行业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因此,ICE为了获得快速发展,通过其与国际大投行的良好关系,利用资本运作,依靠兼并收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2001年,ICE在伦敦收购了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正式进军场内市场, 特别是2005 年ICE上市后,先后收购了纽约贸易局(New York Board of Trade,NYBOT)、ChemConnect(一个化学商品交易所)、温尼伯商品交易所(Winnipeg Commodity Exchange)和Creditex(一家在信用衍生工具的执行和处理方面全球市场的领先者和创新者)。收购后,对被收购公司的整合更是决定收购交易的成败关键,ICE的收购整合能力在并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利用其技术、管理和经验促进了协同效应,使得ICE的收入和利润得到持续增长, 其收购后的IPE、NYBOT的交易量在几年中迅速增长。ICE在2008年收购了Creditex之后,借助Dodd-Frank 法案引发的场外衍生品交易转向场内化的行业趋势, 迅速成为全球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的交易处理和清算的领先者,在美国市场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占得了发展先机。

2客户至上,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者

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是ICE 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ICE认为客户才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即使有再出色的产品和技术,如果没有人参与这个市场,一样是一无是处。遵循客户至上的理念,ICE从一开始就不断尝试进入新的领域,持续不断地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这是ICE 进入能源期货领域、农产品期货、股指期货领域及其未来利率衍生品领域的直接诱因。ICE时刻考虑着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通过并购或业务创新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等待新市场和新投资者的到来。

3治理科学,始终保持高度的透明度

成立之初,ICE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上就本着避免市场运营与市场参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原则。最初ICE的股份是由若干个商品批发商、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等国际能源公司以及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国际投行认购。在2000年到2005年上市前,这些股东对于ICE业务的发展及其公司治理均有很大帮助,国际能源公司既为其带来了客户,又为其带来了市场和经验。
 
ICE在独立治理、监管合规和信息共享方面拥有良好记录,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作为全球透明市场的发展催化剂,ICE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保持参与者信心和市场诚信度。ICE受监管的期货交易所是自我监管组织,负责正常的市场运作。ICE的OTC市场对CFTC及其他监管者承担多个记录保存、交易和投诉报告的义务。随着交易所电子化以及市场全球化,ICE积极主动地与美国和海外监管者及政策制定者合作,以确保对市场的有效监察以及生产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市场的可靠与透明运作。

4稳定增长,行业整合大行其道

ICE是OTC市场的领先者,为能源和信用衍生工具提供电子交易以及创新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以前的OTC市场主要依靠电话交易,透明度低而且流动性小,ICE 的OTC市场则为这些市场增加透明度、流动性和参与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全球OTC能源市场的领先者,ICE的交易处理基础设施同时支持清算合约以及双边合约,涵盖数百种天然气、电力、成品油以及天然气液。ICE亨利中心天然气掉期合约受CFTC监管,被认定为“重要价格发现合约”。继2008年收购了Creditex集团之后,ICE也成为全球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的交易处理和清算的领先者。
 
ICE在OTC衍生品清算方面历史经验较为丰富,至2009年,得到清算的合约已占ICE OTC能源业务的96%。随着ICE信托和ICE欧洲清算所开始CDS清算,ICE再次为OTC清算和市场进步发挥领导作用。ICE依靠其在能源领域的领先经验,利用“次贷危机”的历史发展机遇,将其过去丰富的清算经验移植到当时的烫手山芋CDS清算上来,并获得空前的成功。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