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呈现金融化趋势
天津
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王靖认为,以前所谓的
碳金融就是
CDM(清洁发展机制)买卖贸易的碳金融,如果从广义上来讲,就是金融服务于温室气体
减排的金融手腕,都可以归纳为碳金融。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考虑,我想前后延伸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
节能减排产业链最前端的节能减碳服务,
节能减排技术使用推广当中的碳应用;二是类似传统原来做CER(核证减排量),现在可以做
ccer的贸易,今天我们来了很多碳资产的公司,我对国家的CCER,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在一定价格抛出,甚至用CCER碳产品做一些其他的成本和金融活动、抵押贷款等等;三是资金参与碳交易
市场,甚至今后现货
衍生品+期货。”王靖说。
事实上,碳金融已经在国内落地发芽。作为试点之一的湖北,在碳金融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
“一是几家银行和我们交易所签订一共800亿元的授信;二是9月9日,兴业银行(16.78, -0.21, -1.24%)和我们一个控排企业签订碳资产抵押贷款的协议,200万吨共4000万元;三是11月26日,
碳基金在湖北成立;四是11月26日,在前面4000万元基础上,四个企业参与的碳资产抵押贷款协议也签了;五是我们碳资产配额的托管协议出来了,我们已经签了一笔100万碳资产托管,最近还要签一笔,100万吨的托管。”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副总经理王习斌说。
在另一个试点地区广东,广东
碳排放权交易所最近和浦发银行(15.90, -0.23, -1.43%)合作的两款产品,一个是配额抵押融资和法人账户融资,已经通过广东省发改委批准,将于12月底正式对外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