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中国这十年丨中国参与保护全球气候的行动与成就

2022-10-14 13:28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作者: 吕学都

新时期(2014年后): 中国进入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新时代


从2014年开始,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事务上展现了越来越突出的大国风范和国际领导力,为促成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新的更大的推动力。除了政府代表团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谈判场合,中国国内的非政府组织(NGO)、学术机构和智库也非常活跃。中国代表团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开辟了中国角,成为最精彩最活跃的国家展台之一。

2014年中美在北京签署《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及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签署《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成为当时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事件。不到一年时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两次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对2015年底成功召开巴黎气候大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2014年中美两国元首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各自提出了2020年后的气候行动目标。在2015年的声明中,双方强调需要制定到本世纪中期的行动战略,以实现全球温度升温不超过2°C的目标,推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

除了中美两度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外,在2015年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前,中国还与欧盟以及英法德等主要发达地区和国家也达成和发布了双边联合声明,凝聚共识,对最终达成《巴黎协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十分活跃,备受关注 摄影丨吕学都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亲自参加大会,指导和推进谈判,这是中国参加气候变化谈判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席该大会。中国代表团积极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求同存异,获得各方赞赏。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终通过了《巴黎协定》,获得圆满成功。巴黎协定谈判会议成为中国开始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标志。

2016年以后的气候变化谈判,重点在制定《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中国政府代表团一直是谈判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2018年12月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第24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一揽子实施细则”,具体成果突出表现在国家自主贡献、透明度问题、气候融资以及技术转让四个方面。

这一时期,IPCC组织全球科学家编制的气候变化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在2014年获得通过。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类似,第五次评估报告包括自然科学基础,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减缓气候变化和综合报告。2018年11月, IPCC发表了一个特别报告《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要实现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需要全球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低碳转型,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近零排放。

《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提供了关于地球变暖的科学知识和未来变暖预测的最新评估  来源:IPCC官网

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IPCC陆续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三个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这些报告汇集了气候科学的最新进展,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和区域层面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区的影响以及国家气候承诺对长期排放目标的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树立了言行一致的良好形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提出我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十九大报告的这些要求,成为我国政府制定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指导方针。2018 年,按照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能划转到生态环境部,增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协同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

中国政府所制定的“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提前到2017 年实现:2017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约46%,提前3年超过了2020 年碳强度下降 40%—45% 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3.8%,造林护林任务持续推进。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运行满一周年时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配额平均价格为43.77元/吨。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了统筹部署。

第 25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 摄影丨邓文杰

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标志性行动,是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主席这一表态,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联合国及各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政府高度赞赏中国为保护全球气候所树立的雄伟目标。随后,日本、韩国、印尼、南非、巴西等国家也相继宣布各自的碳中和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136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覆盖了全球88%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GDP和85%的人口。

可以说,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提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发挥了引领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习近平主席宣布“双碳”目标后,国内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目标和计划时,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制定了“1+N”的政策和行动,地方政府在制定规划和计划中,也把“双碳”目标作为制定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指引。其中,我国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于2020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指导意见》、2021年12月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通过金融手段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具体行动的落地和实施。

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国外援助项目,除了继续促进碳市场发展和推进制定CCUS的政策、能力建设和工程示范外,低碳技术推广和低碳城市建设成为新的亮点。亚洲开发银行设立技术援助项目支持制定国家碳市场建设所需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指南;支持开展CCUS相关政策研究、能力建设及工程示范可行性研究;和湖南省政府合作促进低碳技术投资并每年在长沙召开亚太低碳技术论坛;把湘潭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作为亚行贷款项目给予推进,成为第一个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世界银行、欧盟继续为中国国家碳市场建设提供援助。欧盟和英国继续支持中国推进CCUS的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并在广东建设了CCUS工程示范平台。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气候变化援助也得到了加速和提升并取得积极成果。截至2022年7月,中国已累计安排超过12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000多名官员和技术人员。此外,中国还计划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提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气候方面的合作。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