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

2022-3-15 10:51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郝思斯

如何理解实现“双碳”目标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潘家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决不是就碳论碳的事,而是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主动地加入到“双碳”潮流中,是我们的机遇和发展方向所在。同时必须认识到,这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只争朝夕地去努力,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凸显优势,不可奢望一蹴而就,切忌一刀切。这就要求我们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

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工业革命的能源基础来自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热值较高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高耗能产业规模缩减,产品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将经历一个先升后降的自然达峰过程。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碳达峰,几乎都是自然达峰进入下降通道。发达国家的减排,是能效提升、结构调整、能源转型多重因素的结果。即便如此,其排放仍然处于居高不下的水平。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有的甚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启动之前就已经达峰。但是整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碳达峰进程,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高位平台波动期,多峰凸起,而不是线性单峰。例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处于碳排放高位,但直到2005年后,才进入波动下降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碳达峰,可能不是单一峰,而是多峰,不必因出现排放波动而强行关停,损害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但我们要尽量压低峰值、缩短高位平台期。

对于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减碳显著,这是我国“双碳”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机遇所在。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尚不具备完全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大规模退出化石能源,可能会干扰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可以看到,国家明确“双碳”目标后,一些地方和部门未能有序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未能得到有效梳理,导致实践出现偏差,引发了部分地区能源供给和经济运行紧张。

从认识层面出发,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从实践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零碳转型既需要颠覆性技术革命,也需要社会性观念变革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