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的提案
何文波委员非常关注
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的跨产业合作
问题。目前,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占总建筑量的比例在40%以上,而我国钢结构建筑占比只有5%-7%,钢结构住宅占比仅1%左右。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各行各业都加快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中国建筑产业规模庞大、发展迅速,也面临着绿色转型的挑战和任务。其中一条有效路径就是广泛采用钢结构,特别是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对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推行智能建造将起到巨大作用。在这一进程中,钢铁材料将充分发挥其高效、循环、绿色的特性。钢铁产业与建筑产业的无缝衔接、绿色互动,对实现“双碳”目标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低碳建筑属性。与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减少12%能耗、39%用水量、15%二氧化
碳排放、6% 氮氧化合物排放、32%二氧化硫排放、59%粉尘排放、51% 固废;通过智能建造,建筑综合成本可降低20%以上;钢结构建筑寿命终结时,钢材可以回收利用,
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的效果十分可观。发展钢结构建筑,既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钢铁业产品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还是钢铁资源战略储备的有效方式。
针对全社会对发展钢结构建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钢铁企业与钢结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全产业链协同不足,致使钢结构建筑发展建造成本过高、钢材应用率低、供给方式局限等问题,何文波委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