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研究院专家:给民族地区留出一定的“碳空间” 实行有差别化的碳减排政策

2021-10-13 10:03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张可月

民族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将面临怎样的难题?需要作出哪些突破?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富集区,从资源禀赋上来看,这里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力等资源,更适合发展新能源,在推进碳减排的过程中更占优势。同时,这里又是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对煤炭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巨大。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更重要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因此,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比东部发达地区面临更多挑战。首先,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能源需求尚未达峰。近年来,民族地区如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预计较高的经济增速还将维持较长时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都会大幅增加,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达峰。

其次,能源结构“一煤独大”,转型难度大。民族地区能源结构总体上呈现多煤、缺油、少气的特征,生产消费煤炭量占全国比重高,减煤降碳、能源转型难度较大,且经济发展和财政能力相对较弱,减碳任务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为艰巨。第三,民族地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低碳发展的成本较大,导致碳排放密集行业,如煤炭、钢铁水泥石化、铝业等产品竞争力下降,对民族地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同时,近期民族地区需要突破的领域是碳排放强度降低、生态碳汇的保护和火电厂的碳捕获封存技术。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