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碳达峰碳中和,其实人人都可以参与

2021-8-3 11:3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张祎

低碳出行,成都已具备条件


这个夏天,数字人民币与低碳生活之间,产生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7月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开展的“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正式上线。这不但令成都成为首个大规模验证数字人民币高频小额运用和测试子钱包推送模式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也为这座正在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城市带来了一次市民集体减碳的机会。

本次活动中,共有10万名中签市民获得了价值总计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出行优惠券。为了量化个人减排贡献,四川环交所参照《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DB5101/T 41-2018)》确定了计算公式,即个人公共交通出行碳减排量=个人公共交通出行里程×公共交通出行碳减排量相对因子。其中,个人公共交通出行里程数据经由中签市民授权同意后提取;公共交通出行碳减排量相对因子则是指单位里程公共交通出行碳排放量相对于基准出行碳排放量的差值。

经统计,本次活动中,中签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乘地铁、坐公交,共计节能减碳10336吨。同时,活动还对每个人的出行碳排放量进行了排名,碳减排量靠前的2万名市民额外获得总价值60万元的天府通乘车优惠券。

据介绍,本次活动提取的出行数据呈现出不少颇有意思的特征,而其中最明显的是,成都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地铁出行。中签市民中,大约有87%乘坐过地铁,大约23%的人乘坐过公交车。

“大家更愿意坐地铁,说明成都已经具备让市民低碳出行的条件。”何锦峰清楚记得,2010年,成都市首条地铁线路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全长只有18.5公里,2016年,成都在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时,地铁运行总里程已增长到了184公里,到了2021年6月底,线路总长更是达到了518.96公里。

随着地铁线路不断开通,何锦峰自己的出行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我家附近通了地铁后,现在我上下班也不开车了,基本都是坐地铁。”

低碳出行,是近年来减排行动中一项广泛倡导的行动。我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排放量不再增加,而后逐步回落,并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去除手段抵消掉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正负抵消,达到“净零排放”。

2017年印发的《成都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也提出,成都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成为国内低碳发展先进城市。

“通过这次的排行榜,让公众意识到了,原来碳达峰、碳中和,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何锦峰表示,自从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市民也多少有所耳闻和了解,但许多时候很难与自身关联起来,这次的活动将个人行为与“双碳”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创新。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