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碳交易网讯: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即将在纽约开幕。媒体大多依然在争辩人因气候变化到底有没有发生这个老套话题,但其实科学界对它已经达成了相当普遍的共识——也许是时候看看那些我们还不确定的领域了。
核能:是许诺,还是威胁?
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用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但是核能在清洁能源中的角色,却是一个依然争执不休的话题。
核熔毁的风险,长期低水平辐射对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威胁,还有核废料处理
问题,这些是建造新核能发电站的主要障碍。高成本、长建筑时间、政府对责任保险的评估、以及核武器扩散并被恐怖分子利用的风险,也是人们担忧的对象。
在二十一世纪初,到处都是"核能复兴"的言论,一时间新核电站的建设有所抬头。但是到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许多国家停止了新核电站的建设,甚至关掉了现有的反应堆。
有趣的是,一些保守派和私企加入了支持"绿色"、反对新核电站的左派阵营中。自由主义倾向的卡托研究所告诫人们警惕核能这一“风险行业”,它认为核能会增加政府担保贷款,而且建设成本超支也会最终靠民众来买单。由于政治上反对政府大量投资,属于保守派的美国企业研究所和支持自由
市场的《经济学人》杂志都建议核能在能源中只能扮演次要角色。
然而现在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特别是很多美国、英国的知名气候学家,以及原先的反核人士、现在开始相信没有其他选择。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发电过于断断续续、无法接受;而水电和地热发电则受地理因素限制,规模也不能无限扩大。同时,全球经济发展每年所增加的
电力需求,相当于整个巴西的供电量,这些需求必须得到满足。
支持核能的人认为,世界顶尖设计的反应堆实际上可以靠核废料运行,也能消除核熔毁的威胁。另外,核能是所有主要能源中,每单位电力导致事故死亡人数最小的发电方式,甚至比太阳能还要低。三里岛核事故中因辐射导致死亡人数为零,福岛事故官方报告也认为没有任何人因为遭受辐射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