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贫困:一个难以忽略的扶贫“新疾”

2018-7-30 19:53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公欣

气候贫困或呈愈演愈烈之势


“事实上,在气候贫困这一概念上,国内还是缺乏一定的共识。”胡玮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但是在国际上,气候贫困的概念由来已久。简而言之,它是由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自然灾害的频发,而造成人们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被破坏而导致的贫困现象。“这当中包括已经发生的贫困和潜在的贫困。”胡玮补充道。

此前由乐施会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提出三大发现:一是中国14个连片特困区的致贫因素有共性,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总体适应和恢复能力有限;二是特困区、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敏感带高度耦合;三是连片特困区的气候脆弱性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从区域性的气候变化与贫困现象关联度来看,各区域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以粮食生产为例,随着气温的增加,玉米在全国范围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现象。在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玉米是这些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升温造成粮食减产将加剧贫困。

甘肃省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农业基础薄弱,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其贫困的重要原因。而据相关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永靖县的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重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多,连年的干旱使当地群众仅有的余粮和积蓄消耗殆尽,本就窘困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影响,这也成为永靖县前些年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永靖县并不是个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候贫困在我国乃至全球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30万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由于没有政策保护贫困人群远离极端气候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到2030年或有超1亿人口因气候变化致贫。此前乐施会国际联会发布的全球报告《生存的权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估计将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