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领域控制碳排放应从何处着力?

2016-4-26 08:44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今后5—15年,占全国碳排放总量70%以上的我国工业领域,面临主动控制碳排放和2030年达峰的新形势,亟须科学应对。本文通过模型定量探讨我国工业碳排放的基本规律以及2010—2035年的总体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2020年和2030年为关键节点,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实施碳排放峰值管理的总体思路。

到2030年左右,我国将实现碳排放峰值的中长期目标。而要想实现达峰目标,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水平,尽快实施碳排放峰值管理,即把握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规律,结合能源结构调整、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主动控制碳排放,对行业和区域工业碳排放的峰值进行管理,以保障工业经济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平衡性。

工业领域碳排放现状

(一)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从“十五”时期开始,工业和全国能源消费保持同步快速增长,2000—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从14.7亿吨标煤增长到42.6亿吨,工业能源消费从10.3亿吨标煤增长到29.6亿吨,两者都增长了1.9倍,年均增速达7.8%。

(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接近70%,工业煤炭消耗占全国能耗的50%左右

近年来,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炭占比出现下降。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4%,石油和天然气约占23.6%,非化石能源消费约占12%,高碳特征明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基本特征短期内难以改变。据统计,2012年,除电力行业外,我国工业煤炭消耗占全国的46%,其中焦化约占29%,煤化工占20%,工业锅炉占30%,工业炉窑占16%。

(三)钢铁建材等六大行业能耗占工业能耗的70%以上

2000—2014年,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费占工业的比重由66.8%增长到72.4%,从2003年起始终在70%以上。其中,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增长最快,从2000年的2亿吨标煤增长到2014年的6.9亿吨,增长了2.4倍,能源消费约占工业的23.5%。

(四)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70%,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85%以上

工业领域碳排放包括化石能源碳排放和工业过程碳排放两部分。2000—2014年,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从23.7亿吨上升到64.7亿吨,增长了173%。全国化石能源碳排放量从33.8亿吨上升到93.1亿吨,增长了175%。2014年,工业化石能源碳排放在全国化石能源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达69.4%,在工业领域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86%,工业过程碳排放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14%左右,约10亿吨,工业碳排放总量约75亿吨。总体看,在2012年之前,工业碳排放增速一直快于全国碳排放增速;从2012年起,随着工业经济增速减缓、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等影响,工业碳排放增速放缓,低于全国增速。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