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未来展望
我国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并且短期内
碳排放绝对量继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国际
减排压力。2009年我国已经提出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并且出台了一系列
政策进行温室气体控制,进行了温室气体控制省级目标的分解,启动了
北京、上海、天津等7省市的
碳交易试点工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国家已经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并出台了煤炭总量控制指导性目标。同时,国家发改委提出2016年开始对温室气体排放设定非强制性上限草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批,从而实现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双控。国家温室气体控制政策正从相对总量控制向绝对总量控制过度。另外,发改委、国资委也分别针对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及碳交易等政策进行研究探讨,可以说中国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政策势在必行。
针对国际温室气体控制形势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控制现状有如下建议:
1、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还将明显增加,另外处于国家能源安全、社会稳定等因素考虑,可以对企业实施单位产品或者万元产值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进行控制。据易碳家了解到
2、介于我国现行按照行政区域进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的各种
问题,以及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大户行业发展现状,可以考虑实施行业温室气体控制,可以从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减排成本比较透明易调控的行业、企业入手,但是需要考虑多层、重复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则。
3、无论是按照地区或者按照行业分解减排目标都是相对减排量的分解,但是各个行业甚至各个行业内部各个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差异较大,相对减排量不能简单按照一刀切的方法进程分配,要重复考虑各个产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原料种类、生产工艺等业特殊情况,可以按照划分存量和增量的方法来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分配。该方法的三个关键问题基准年选择问题、基准线的确定、增量如何转为存量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本研究受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支持。
作者:(杜显元,李兴春,云箭,陈昌照)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刘亚峰)中国华油集团公司中油阳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文章出版源来自《JournalofLowCarbonEcon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