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执行状况为何不佳?
“没有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必须加紧补课。”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红彬指出,作为行业准入门槛,强制性国标的实施将会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焦化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必将促使一批生产设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小而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对推动焦化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一边是日益严格的政策标准和治理期限,一边是企业环保资金紧缺的事实,如何促使焦化老企业快马加鞭完成环保升级改造,提高其
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和焦化企业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和必答题。
山西大学教授李瑞金提议,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技术手段推进焦化企业脱硫脱硝工作,以最小的经济成本换取最大的环境效益。她建议,可以借鉴
电力行业对脱硫脱硝进行电价补贴的办法,以地区或地市为单元,计算当地脱硫脱硝的平均成本,以平均成本和企业实际脱除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量为依据,计算各焦化企业的烟气脱硫脱硝成本,然后通过一定方式给予焦化企业补贴。
李瑞金呼吁,想要生存发展的焦化企业也要积极投身
节能减排事业中,在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做文章,力争成为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在未来3年内分享更多的市场蛋糕。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与焦化行业关联度最高的
钢铁行业来看,我国钢铁生产和钢材消费都已进入峰值平台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钢产量总体将呈下行趋势,而钢铁行业的低迷必然会给焦化行业带来诸多困难。
他建议,焦化行业和企业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行业创新驱动发展;以转型升级为发展目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实现行业高效绿色发展;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行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