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是碳减排重点 煤化工产业的碳减排措施应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

2016-2-18 10:30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顾宗勤

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贡献度高达70%。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策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预测,2015年我国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80亿吨。那么煤化工的碳排放情况到底怎样?

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

其实,化石原料贡献的不全是燃烧释放能量,还包括化学反应和能源转化的耦合过程,有大量的碳通过化学反应进入产品中。

依据国家发改委2013年10月发布的《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计算方法,经核算,2011和2012年,我国化学工业流入边界碳总量分别为6.6亿吨和6.9亿吨。末端流出碳中,产品带出碳约为3.7亿吨和3.9亿吨,损失碳约为2.9亿吨和3亿吨。损失碳折为二氧化碳约为10.7亿吨和11.1亿吨,即为我国化学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截然不同。二者相比,石油化工的总量大,含碳量占比高,但碳损失强度相对较小,而煤化工正好相反。采用同样方法核算煤化工行业的碳平衡,2011年和2012年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2亿吨和2.7亿吨,这一数值约占化学工业碳排放的21%~24%,约占全国碳排放的2.7%~3.2%。

可见,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但总量占比并不十分惊人。

与将原油和各种馏份加工利用的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是采用化工生产工艺将煤炭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两者的起点有极大的不同。煤化工生产的技术路径,决定了必然要通过更大的投入和资源支持,获得石油替代产品。

因此,无论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以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及下游烯烃产品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行业应该是碳减排的重点。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