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优先推进能源消费和供给革命
黄晓勇: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仍旧偏大,
钢铁、
有色、
建材、
化工四大高耗能产业用能约占整体用能的一半。虽然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能耗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较低的能效水平,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有关,但也反映了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些都迫切需要我国实行能源消费效率和消费总量双控制,形成倒逼机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节能被看作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形式,甚至被称作为“第五燃料”。在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一系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措施。近年,各国积极推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智能
交通等新技术的开发,旨在以先进技术提高能效。我国也必须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事实上,如果继续任由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在较低水平徘徊,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等
市场要素价格的上升、政府
政策红利的消耗殆尽及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产品及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及经济影响力不可避免地萎缩。
能源的粗放消费还会对我国能源安全带来威胁。以石油为例,从我国原油生产能力和产量看,目前已基本进入高峰期,主力油田稳产增产压力增大。若按照年均4.0%增速测算,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总量将接近6亿吨。按照我国原油产量2亿吨计算,则2020年我国石油将有68%来自于进口,有专家预计这种进口势头至少将延续到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