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绿色发展成功经验--教育为本
丹麦今天的“零碳转型”的基础,与其一百多年前从农业立国到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的基础一样,均是依靠丹麦特有的全民终生草根启蒙式的“平民教育”,通过创造全民精神“正能量”而达到物质“正能源”,从而完成向着更以人为本、更尊重自然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的“绿色升级”。上世纪70-80 年代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以来,丹麦人不断反思,从最初对国家能源安全的焦虑,进而深入到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层级,关照到自然环境、经济增长、财政分配和社会负率等各方面因素,据此勾勒出丹麦的绿色发展战略,绘制出实现美好愿景的路线图,并贯彻到国民教育中,成为丹麦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过去40 年里,丹麦通过
政策先导、立法护航、公私合作、技术创新、教育为本等关键要素,坚持“节流”优先与积极“开源”并举的原则,制定并执行了一套完整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战略和具体措施,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框架内,在财富创造、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之间,形成了稳定平衡的三角形结构,实现了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发展,并继续向2050 年全面建成“零碳社会”的目标稳步迈进。
丹麦作为北欧小国,国情与我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国内一些城市群的体量和发达程度与丹麦有直接的可比性,而且丹麦40 年前的传统能源结构与我国基本相似,都是以煤炭和油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丹麦寻找解决能源
问题根本出路所坚持的“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基本理念,实际上与我国的传统的商业智慧是相通的;在此过程中所不断加深强化的全民节约文化,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丹麦过去数十年的转型,对于我国正在走向城镇化的部分城镇和地区有较大的可比性和实际的借鉴作用。欧盟在能源政策和立法等方面对丹麦绿色发展经验的借鉴也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如果将丹麦的成功做法和最佳实践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加以合理利用,将有助于我们加快建设一个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并最终建成人、自然、社会共同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作者为丹佛斯中国副总裁,李光宇,李凯华对本文亦有贡献,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公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