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能源安全是“丹麦绿色发展”的初衷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丹麦93%的能源消费依赖进口,但1973 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后,油价涨幅达到3~4 倍。1979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提价严重加大了丹麦国际收支赤字。在受到两次能源危机重创,国民经济面临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大背景下,丹麦朝野纷纷意识到能源安全的紧迫性,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对外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能源消费结构上,努力实现从“依赖型”向“自力型”转变。
当今中国的能源
问题与近半个世纪前丹麦所面临的挑战非常相似。一方面,中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到2020年预计达到85%;另一方面,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是60%,天然气是20%,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5年,这两个数字将会达到80%和40%。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保证城市的能源供给安全已经迫在眉睫。
在如何找到能源安全长治久安的解决之道,我们从丹麦绿色发展转型的成功经验中,似乎寻见一些有益的启示:从1980 年代至今,丹麦的经济累计增长78%;能源消耗总量增长几乎是零;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降低了13%,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脱钩,证明提高GDP 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消耗更多能源(详见图5)。目前,丹麦已经成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应用,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大量采用
节能技术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丹麦在能源供应和温室气体
减排方面的各项指标普遍优于其他发达国家。迄今为止,丹麦能源自给率是156%,日本和美国分别为18%和71%;丹麦人均能耗为3.6 吨油当量,日本和美国分别为4 吨和7.7 吨。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丹麦为10.4 吨,日本和美国分别为9.4和19.7 吨。

4
在此基础上,丹麦设定了新的目标:在2050 年之前建立一个完全摆脱对化石燃料依赖、并且不含核能的能源系统,这被称为丹麦的“第二次能源革命”。为此,丹麦还设定了中期目标,拟于2035年首先在供电和供热领域中,完全摆脱化石能源。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而丹麦已经提前在2011 年实现了这个目标,并计划在2020 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提高到50%,温室气体排放(以1990年为基准)降低40%。丹麦的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出口量占本国出口总量的百分比在欧盟15 国中位列第一。目前欧盟的能源
政策的诸多参考依据,均源于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