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碳?低碳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2015-9-19 20:25 来源: 中创碳投

为什么需要定量的看低碳?

“低碳”在微观和实操层面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那么问题来了,缺乏低碳的准许使得许多低碳发展的工作缺乏依据,也限制了工作机制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需要对不同对象是否低碳做出判断,包括城市、社区、园区、企业、项目、产品、技术等,例如对低碳事业的优惠发放、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的依据等。这些对象包括了不同维度的事物,依据其目的与工作要求的不同,可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

现在都有哪些评价的方法?

在宏观层面,城市、园区、社区等行政区划的外延较广,对其是否低碳的评价一般不只局限于碳排放的高低,而是通过整体的碳排放、工业碳排放强度、建筑能效、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来综合评价。可设置不同的指标层次,对不同的层次以及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反映不同影响因素间对整体碳排放或碳生产力的贡献。每项指标的评价通过与调制的基准值对比计分,最后汇总是单一的分数,达到约定的分数以上则为低碳,也可以横向比较得出结论。

在企业层面,因为不同企业类型、不同的规模都会使用企业的排放量大小千差万别,所以一般采用企业单位产品/产值碳排放量作为评判标准,其碳排放的核算边界是以企业运营边界为准。北京行业先进值(行业碳排放强度基准值)就是一项判断企业的碳排放水平在所属行业内是否处于领先位置的标准。该基准线通过碳强度从小到大排序,取前10%的碳强度的平均值为先进值。

在产品层面,碳排放的评价存在多种方法,如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足迹、国家低碳产品认证规范等,不同的方法对产品碳排放的核算边界有所不同。再与事先制定好的产品碳排放限制对比,排放量比限制低产品可评为低碳产品。

对于低碳技术的评价,目前主要采取在减排潜力、社会价值、经济值、技术价值等方面通过专家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例如《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的编制,遴选出国家重点推广与鼓励的技术。

在项目层面上,尚未有具体对是否低碳进行评价的案例,但是已有针对项目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学,核算项目与基准情景对比下的减排量。以CDM为例,只要符合方法学的要求都可以注册,也就被认为是低碳的,其背后的逻辑就是,只要能减少碳排放都算是低碳,但是由于其开发具有成本,天然的要求项目具有较大的减排量才能获利,从而规避了低碳标准的定义。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