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交易市场一级市场配额趋紧
借鉴欧盟等发达碳
市场经验,对
碳配额在国内率先实行部分有偿发放与免费发放相结合,是广东
碳市场的特色。
在今年7月中旬,省发改委在《2015年度
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中,就公布本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企业包括186家控排企业和31家新建项目企业,覆盖
电力、
钢铁、
石化和
水泥四个行业。据悉,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广东全社会的60%以上。与2014年度相若,2015度电力企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95%,其余三个行业的免费配额比例为97%。
不过,与上年度的配额分配方案相比,控排企业减少了7家,新建项目企业增加了13家。而配额总量仍与上年保持一致,约4.08亿吨。
除了企业总数增加但配额总量保持不变,一级市场有偿发放的配额数量也大幅减少。发改委本周公布的《方案》显示,2015年度配额有偿发放的数量为200万吨,大大少于上年度的800万吨。此外,省发改委还在《方案》中表示,当期未能成功发放的有偿配额,发改委将收回,原则上不再投放市场。
“这体现了政府通过对碳配额逐渐收紧,体现碳资源的稀缺性,不过企业并不需要担心买不到碳来履约。”广碳所人士称,除了政府有偿发放的一级市场,企业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向其他控排企业或投资机构买碳,此举也增加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方案》显示,原则上在2015年9月、12月和2016年3月、6月下旬安排一期(天)有偿发放,每期有偿发放的竞价时间原则上为当天上午9: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