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手段应对气候问题

2015-8-21 10:14 来源: 财新网 |作者: 王力为

发改委正通过七个碳交易市场试点来找到合适的碳价格;央行则力图推动绿色金融生态体系的发展来支持碳市场发展。

以市场手段应对气候问题

2015年G7峰会于6月8日在风景如画的德国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闭幕,七国领导人在峰会声明中强调,全球经济需要在在本世纪内实现脱碳,支持到205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0年水平上削减40%至70%。今年G7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甚至表示,实际减排幅度将不得不接近上述目标区间的上端,因为“40%显然是不够的”。

气候问题“抢戏”已处于“火烧眉毛”阶段的希腊问题,以及仍在发酵的乌克兰问题,反映了应对气候变暖以及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已迫在眉睫。今年年底,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在巴黎召开,各方对于达成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对所有国家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协定,寄予厚望。

无论气候谈判的成果是否理想,全球各国都面临通过何种手段和机制完成减排目标的选择及挑战。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之外,也面临更为紧迫的治理污染问题。在技术、资本市场和强制减排等手段之间,应该如何取舍?

财新记者在近日采访了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副总裁兼司库华敬东。IFC于5月下旬在上海举办“中国绿色低碳融资国际论坛”,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等部门的官员,业界代表,以及华敬东带领的IFC团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华敬东对财新记者强调,在传统资本市场领域,美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领导者, 但在绿色资本市场领域,“我确信中国会成为毫无争议的领导者”。因为中国对于绿色发展问题高度重视,而且中国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他对于市场手段未来在中国面临的这场“遭遇战”中扮演更大作用,无疑寄予厚望。
1234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