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配合等衍生问题待抹平
然而,环保税之所以多年来都没能成形、落地,背后存在的各种争议,以及落地后可能衍生的各种
问题,让相关部门及业界顾虑重重。
首先,对于争议了多年的二氧化碳是否应纳入环保税征税范围一事,目前业界仍无定论。马军表示,本次征求意见稿对此争议先采取了避开的策略,应该是考虑到要确保环保税能顺利完成立法并开征。
其次,目前排污费相关制度已有较为完备的法律
法规框架,一旦费与税之间融合或过渡,还需要解决很多后续问题。“费改税后,地方原本能够较自由支配的排污费收入就需要重新分配,环保税带来的财政收入肯定有一部分是要承担‘大气十条’、‘水十条’财政支出的,但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地方环保执法需要的支出,这种分配如何平衡还是需要反复论证的。”马军表示,此外,目前我国减税是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税种,需要化解来自企业的阻力,就要与现有的各项税收协调,增加企业排污成本的同时,也不能带来过重的税收负担。
不过整体来看,社会对于开征环保税的支持态度还是非常明确的。“征收环保税,不仅是环保产业的利好,也为更宽泛的绿色产业提供更多机会。”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蓝虹举例称,国外的碳税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成本,在固定的
市场需求下,意味着新能源相对便宜。通过税收调节,将需求引向生产过程更加清洁的产品,是经济新常态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