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色账户”激励垃圾分类

2015-5-24 16:0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孙小静

“上海“绿色账户”激励垃圾分类”


分类投放可获积分,积分可兑换实物。方松街道社会事业科的张立介绍:“我们对自愿参加绿色账户的居民,每户发一卷60个垃圾袋、100个条形码,他们将垃圾干湿分开后,只要在湿垃圾袋贴上条形码,保洁员就会扫描,将信息存入他们的绿色账户里。一袋湿垃圾贴一个条形码,可得10个积分,一个积分相当于人民币1分钱。”

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实物,如抽纸、牙膏、手电筒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公园门票等,甚至可以缴纳水电费。

记者来到松江开元新都小区的垃圾房旁。保洁员俞先林将湿垃圾桶内的垃圾袋取出,剪下袋子上的条形码,她把剪下的条形码拢在一起,拿出手机,一个个扫描,居民分类的信息就进入绿色账户。

剪掉条形码的垃圾袋被放到一旁的大铁斗里,两三个保洁工戴着橡皮手套,正在进行二次分拣。他们将袋子内的湿垃圾倒出,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内。发现湿垃圾中混有纸巾等杂物,拣出放进干垃圾桶。

由于居民垃圾分类可能不够精细、投放准确率不高,街道、居委会聘请志愿者督促居民改正。物业单位也让相关的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确保湿垃圾的纯度,因为纯度达90%以上,才能进入湿垃圾处置设施进行生态处置。

湿垃圾由专门的全封闭后压式垃圾清运车清运,车上有车载称重系统,清运人员将收运的湿垃圾分量等信息输入电脑终端,反馈给街道。如分拣不干净,清运人员会拍照投诉。“保洁员二次分拣政府给予补贴,如被投诉,轻者劝诫,重者扣钱。”张立说。

去年,惠众绿色公益发展促进中心建立了一个绿色账户网站,他们将募集到的资源放在网上,居民可用绿色账户积分来“购买”上面的东西。

“很多参加绿色账户的都是老年人,他们不太擅长使用网络,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常设兑换点,方便居民兑换。”张立介绍,方松街道还推出优惠政策,1个积分可兑换2分钱东西,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其实也不是在乎这些东西。现在我们已经养成分类的习惯了,即使不兑换东西了,也会继续分类投放的。”徐仁云老伯说。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