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科技取得一项重大突破,能够在贫瘠土地上实现高产且大幅减少
碳排放的节水抗旱稻,为保障粮食安全开辟了新路径。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一片由废弃厂房复垦、条件较差的“边际土地”上,种植的“沪旱61”节水抗旱稻实现了平均亩产608.8公斤的佳绩,甚至超过了当地水稻平均亩产水平。这种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稻种,整个生长期无需淹水,仅靠自然降水和少量灌溉即可生长,比传统水稻节水50%以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因其非淹水种植模式,能极大抑制甲烷排放,
减排量高达97%。今年6月,
浙江嘉兴一片千亩节水抗旱稻田产生的
碳减排量已成功上市交易,完成了国内首笔此类交易,实现了“粮食增产”与“农业减排”的双赢,为全球水稻生产的绿色转型贡献了“上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