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排放—产品
碳足迹—量化和交流的要求与指南》(以下简称ISO/TS 14067∶2013),这一指南版本号后有TS的字样,说明它是技术规范或者技术草案版本,不是正式发行的国际标准。
碳足迹ISO 14067主要面向的是产品环境足迹中的一种,具体是产品的温室效应指标或者叫全球变暖潜势指标。
实际上,碳足迹是从生命周期评价相关国际标准(ISO 14040和ISO 14044)中提取了产品环境影响指标中的温室效应指标,进而形成了碳足迹标准,是因为温室效应的主要表征参数是二氧化碳当量。在国际上,环境足迹和生态足迹是两个相关概念,最初称为生态足迹,后来演变为环境足迹,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占用的基础概念,环境足迹在此基础上扩展了对多维度环境影响的评估。碳足迹作为环境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命周期评估等方法得以系统量化。
碳足迹本质上描述了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最终以二氧化碳当量作为量化指标。形象地说,碳足迹是描述一个产品从“摇篮”到“坟墓”或者“摇篮”到“大门”整个全生命周期或部分生命周期的一个
碳排放量的大小。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愈发迫切,碳足迹已成为衡量产品环保程度的关键指标。
为规范评估产品碳排放,2018年8月,ISO发布了《ISO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及指南》(以下简称ISO 14067∶2018),这一标准取代了技术规范ISO/TS 14067∶2013。
ISO 14067∶2018标准共分8章,提供了三个规范性附录和两个资料性附录。这一标准规定了量化和产品碳足迹(CFP)报告的原则、要求和指南,其方式与ISO 14040和ISO 14044一致,还规定了部分CFP量化的要求和指南。该标准仅评价生命周期阶段的气候变化影响,不包括碳抵消、CFP或部分CFP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