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第1465号建议关于“关于加强机电设备碳足迹管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韩宏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机电设备碳足迹管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健有序推动碳达峰
碳中和战略高质量实施,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5部委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谋划构建重点行业产品碳核算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基础研究,为推动机电设备碳足迹管理工作、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顶层设计。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
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实施方案》(冀政办字〔2024〕67号),提出积极参与重点行业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建设、推动产品碳标识
认证等具体举措,强化我省产品碳足迹管理。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若干措施》,围绕加快建立健全重点行业产品碳排放核算体系,提出指导企业和
第三方机构开展产品碳排放核算、建立产品碳排放登记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为规范机电设备等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提供
政策依据。
二、完善标准体系。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组织专家团队编制《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高炉-转炉长流程
钢铁产品》和《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电炉短流程钢铁产品》团体标准,入选全国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完善我省碳足迹标准体系。收集钢铁、
水泥行业主要产品碳足迹相关数据,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企业调研等方式,从原辅材料开采
运输、能源使用、生产过程等全生命周期着手,明确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初步形成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草案,为开展机电设备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参考。
三、坚持示范引领。落实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聚焦重点产品先行先试,召开专题论证会议,审核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申报材料,2024年12月,我省唐山市、邯郸市钢铁行业和保定市纺织行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2025年4月,出台全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督促指导唐山、邯郸和保定三地做好试点建设工作。鼓励钢铁企业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足迹管理的先行示范区,探索构建“一中心、多平台”的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当前,河钢集团自主研发的WisCarbon碳中和数字化平台,已为多家客户产出多款碳足迹证书,为机电设备行业开展碳足迹精准高效管理工作拓展思路。
四、提供多元保障。加快
节能降碳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积极向国家推荐我省先进技术装备,组织征集2024年第三批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项目,推荐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开展机电设备碳足迹管理相关研究,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河北省住宅建筑碳排放核算与
减排效果研究》等列为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计划项目,结合具体场景探索碳足迹计算核算方法。目前,省级设有河北产业投资基金、冀财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均可用于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我省机电设备等行业碳足迹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五、开展培训研讨。围绕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深入研究我省工业产品相关出口情况,组织中国信通院、
冶金工业规划院等多家研究机构进行专题研讨座谈,研究大型企业对CBAM的应对措施和企业面临的困境,组织全省相关出口企业举办CBAM交流研讨会,为企业详细解读CBAM相关政策和可行的应对举措,积极开展碳足迹领域相关研究,助力碳足迹管理有序推进。组织全省工业领域“双碳”培训,邀请清华大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专家,就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碳关税”和碳
排放权交易
市场等,对各市工信局、省有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进行专题培训。
下一步,我们将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总体要求,紧跟国家最新政策,结合河北实际,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有序推进我省碳足迹管理工作,助力机电设备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文件要求,对行业管理部门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立项。以钢铁、水泥行业为重点,开展碳足迹相关参数调研,研究制定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规则,为建立机电设备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探索思路。关注设备在役修复和再制造,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降低碳排放,积极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单位等研究制定钢铁水泥生产设备运行、机电设备制造、再制造领域的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促进机电设备产业绿色运行和低碳发展提供标准技术支持。
二、稳步提升示范引领效能。认真落实《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指导唐山市、邯郸市钢铁行业和保定市高阳县纺织行业试点建设,有序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稳步开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提升碳足迹管理水平,提升设备全生命周期绿色运行管理水平,为机电设备行业开展碳足迹相关工作探索本地路径。向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争取把机电设备尽早纳入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产品目录,助力机电设备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鼓励相关企业持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不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立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探索依托具体场景和产品,开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三、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碳足迹和
碳减排技术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机电设备碳足迹管理和碳减排技术的积极性,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其探索机电设备碳足迹和碳减排技术领域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鼓励有关企业与河北产业投资基金、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积极开展对接合作,探索设立机电设备等领域碳足迹管理专项子基金和机电设备碳减排技术专项子基金,缓解我省碳足迹管理和低碳技术工作的资金压力,助力机电设备等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四、全面提升宣传教育水平。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全国低碳日”、“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碳足迹系列主题宣教活动,积极走进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家庭等,宣传碳足迹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公众普及碳足迹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机电设备等领域碳足迹管理的认知程度。鼓励相关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等,组织开展机电行业等行业碳足迹和碳减排技术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总结分析企业在碳足迹管理方面的有效做法和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宣传,提高企业与公众服务参与碳足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