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当前,全球塑料垃圾总量达 64 亿吨,处理
难题亟待解决,光催化分解塑料技术备受关注。二氧化钛虽常用作光催化材料,但羟基自由基存在存活时间短、作用范围小的短板,传统处理需酸碱预处理,成本高昂。新型可漂浮二氧化钛突破传统,它能漂浮在水面,实现阳光、氧气、材料与塑料零距离接触,还可利用寿命更长的超氧自由基。在不用酸碱预处理的情况下,分解常见塑料效率比传统材料提高几十到上百倍,且分解产物四成为乙醇,创造了中性条件下塑料分解效率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