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机构的“绿色化”以及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可能是下一步政策的重点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金融机构的“绿色化”以及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可能是下一步政策的重点。过去在绿色金融政策的框架之中,绿色信贷政策推进较快,不过由于我国整体多元化融资手段较少,直接融资比例不高,因此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较慢。去年,国内首单绿色债券、浦发银行主承销的10亿元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不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示范效应并在业内大规模复制。
实际上,相比较银行贷款而言,绿色债券在支持一些中长期的绿色项目具有天然优势。据汇丰集团总经理兼资本融资业务全球主管利子琛介绍,在过去的3年中绿色债券市场逐步成型,规模也从30亿美元扩大至370亿美元。在过去的一年内,绿色债券的发行量更是增长了三倍,预计在2015年,绿色债券的新发行量会达到1000亿美元。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表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该会放在激励性上。在绿色债券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对投资人免税等方式,来降低绿色债券的投资成本,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在绿色债券的界定和发行规则制定上,监管部门也有望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或指引,与此同时,应该引入绿色评级,将有利于债券成本的降低。
此外,一些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颇为重要。一位从事绿色金融相关课题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污染物的市场化定价需要引入国家强制的标准,但目前这部分是缺失的。因为只有把这部分形成相应的价格,金融机构才能够介入其中。因此目前最关键的是对排污的监测、环境成本的合算以及相应数据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