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碳关税政策收紧,我国企业应如何面对

2024-5-24 14:42 来源: 碳询科技

美国对我国设置新关税,5月14日白宫发布情况说明书:《总统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免受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其中谈到在中国因对钢铁行业的补贴,导致清洁的美国产品被不公平竞争。这也是美国在变相的启动碳关税(CCA)《清洁竞争法案》以美国产品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为基准,对碳排放水平高于基准的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征收碳税。

依据欧盟碳关税法案第 36 条的规定,碳关税法案已于2023年5月17日生效,2023年10月1日起进入过渡期,将于2026年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

欧盟的碳关税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确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不符合“非惩罚性”遵约机制安排。更像是对出口方的一种约束,打着保护环境气候,来保护自家企业产品的价值,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的:欧盟此举不仅仅是为了绿色发展,主要是为了开创一个新的赛道,在这个新的赛道上,欧盟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对所有对欧贸易国家起到限制作用,从而保护自家企业、自家产品的作用。而美国碳关税的提案一方面是为了支持欧盟这次行动,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碳关税对保护和发展本国制造业的积极作用。

碳关税提交的形式是怎样的?在过渡期要怎样提交,内容有那些?

进口商仅需在每季度末报告商品的隐含碳排放量,不需要交碳关税。

详细过程:出口企业只需要将产品的每个季度根据欧盟官方发布的CBAM过渡期实施条例、CBAM设施通讯模板、欧盟境外运营商CBAM设施实施指南、欧盟货物进口商CBAM 实施指南等文件要求,监测并计算产品隐含碳排放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下游客户或进口商。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公司信息、生产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所在国对产品隐含的碳排放量缴纳的碳价。

2026年以后,欧盟将逐年减少的生产企业免费配额直至2035年完全取消免费配额,同期要求产品进口者需要根据产品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支付碳费用,并逐年提高费率。

这无疑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欧美强国之间强行逼迫与之贸易国进行绿色改革,开创新的赛道,以经济实力、贸易优势等抓住话语权,进一步提升自己。设置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发展的条款,豁免他们的碳关税,称其帮助绿色改革,来获取支持。在科技与经济上领先,提出减排保护地球等幌子,站在道德上约束其他国家。

据金融时报分析在国际气候博弈加剧的当下,国际气候合作将面临诸多挑战:

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力受到挤压。欧美碳关税不排除有绕开WTO强行征收的可能,将对现有贸易秩序带来冲击。假若其他国家对欧美碳关税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将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带来进一步严重冲击,全球贸易秩序或将面临崩溃。

全球气候将加速恶化。碳关税制造的贸易壁垒将弱化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价格优势,影响出口。随着出口减弱,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失业、贫困、政府财政收入降低、外汇失衡等问题都将成为政府优先于气候问题亟待解决的事项,导致全球气候加速恶化。

发达国家将承受高物价。碳关税的实施将会使一部分制造业回流,从而导致发达经济体居民不得不承受高物价。

现如今我国重工业处于一个尴尬位置,一是我国暂时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碳体系排放交易系统,二是我国碳价格与欧盟碳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未达到与欧盟相同的水平。我国对外工业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改革,无疑将会错失欧盟、美国这一市场,虽然我国碳价的升高,重点排污产业的成本有所提升,成本的提高促使企业改革,但还是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不能被国外市场牵着鼻子走,应该自己主动进行低碳改造,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对我们而言,我们已经适应这种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低产能发展方式,突然而来的关税问题也让我们开始警觉,开始发展与重视自身问题。一贯执行高碳排放发展,不利于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碳关税的征收使得企业要应对低碳的浪潮,不能适应就将被淘汰,带动产业优化。推动碳市场发展和完善,带动交易碳市场对标欧盟,增大我国碳市场的影响力和认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欧盟这种持续取消免费配额的行为,无疑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的遭受贸易冲击行业的影响。完善碳市场体系,引导企业加速碳中和,制定和选择合适的减排路径来实现低碳发展,冲破来自西方的绿色壁垒,避免在产品出口中因为高碳排放被征税。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