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分配:应向河北倾斜
“目前
北京和河北的这种跨区域碳
市场并未设置明确的
碳配额分配比例。但下一步在分配过程中,倘若‘一视同仁’,不考虑到北京和河北的地区差异,就会出现如下情况:北京市的配额指标过于宽松,不需要花很大气力就可以完成
减排目标。相对而言,河北省由于指标过于严格,导致企业完不成减排任务,必须要到市场上去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北京企业不需要买,而河北企业又要花一大笔费用去购买碳配额,最终两方都不愿意参与,进而导致市场缺乏活跃度。”蓝虹表示。
蓝虹认为,真正依靠
碳交易让河北实现减排的“治本”之道,是应尽早确定区域配额以及两省市的配额比例,让河北企业也作为市场供需中的一方出现在交易过程中。“河北企业本身就需要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完成减排,倘若让这些企业看到,自己减排以后若额度仍有剩余,那还可以拿到
碳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一来也可以减少原本的减排成本。企业自然愿意去做。”她指出,未来河北在跨区域碳市场上,应扮演配额“供给者”,而非“需求者”的角色。“北京能效标准高且是个特大型的城市,排放量小,但减排标准也高,减排的空间小,相较之下,河北减排成本低、空间大,
碳汇的交易价格或明显低于北京,因此,只要河北等城市实现了一定减排,对于两地间企业配额交易就可各取所需。”周丞表示。
蓝虹建议,在分配配额时,在配额分配上向河北多倾斜一些,而为北京分配的指标更紧张一些,令北京的企业产生更多的购买配额需求,甚至可以根据河北现有的
碳排放量确定配额,让企业但凡出现减排就可以出售配额,变成可以赚钱的生意。“这样实施后,北京和河北可以形成转移支付的市场机制,改变北京单一地给河北补贴却总是无法帮到‘点’上的局面。”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洪继元此前表示,为做好跨区域市场调节工作,北京市在依据碳
排放权交易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实施配额拍卖或回购时,将综合考虑京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河北省和承德市共同协商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