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控制交通排放污染源已刻不容缓

2015-1-14 09:2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四大原因导致交通排放致霾贡献率居高不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秦萍认为,机动车对雾霾高贡献率的原因很多,首先,我国机动车污染控制较低且起步较晚,导致全国平均机动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高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并实施了新车排放标准,从生产上对汽车排放标准加以管制。目前全国汽车排放标准进入第四阶段,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第五阶段标准。尽管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升,但由于对汽车排放管理起步较晚,至今排放标准仍只相当于欧盟2005年的排放标准,并且技术落后车辆仍占较大比重。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24亿辆,按排放标准分类,国0标准汽车占7.8%,国1标准汽车占14.9%,国2标准汽车占15.7%,国3标准汽车占51.5%,国4及以上标准汽车占10.1%。秦萍认为,由于标准越低的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因子越高,如果所有机动车均能达到国3及以上标准,那么标准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可下降50%左右。

       其次,车用油品质低于国际水平,且与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不匹配,极大制约了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减排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实行国3标准,是欧盟、日本现行标准的15倍。2011年,我国全面实行汽车排放国4标准,但一直到2013年底,我国大部分城市乘用车油品仍实行国3标准。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建华认为,油品品质低下会对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的减排效果形成极大制约。实施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前提是油品同步提升,一来可以保障新车正常使用,二来可以提高在用车净化系统效能,使全部在用车实现同步减排。

       第三,机动车保有量和小汽车出行比例快速增加,导致机动车行驶总里程呈爆炸式增长。据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1978年到2010年的32年间从136万辆增长到近8000万辆,年平均增长率14%,尤其近年增速更高,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17%,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平均每3年翻一番。

      第四,机动车分布不合理,交通规划发展落后,造成道路拥堵,加剧尾气污染。与发达国家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分布态势相反,我国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越高,这也是大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停车位不足,路边停车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和道路汽车尾气排放。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