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2024-2-26 10:1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刘杨

  十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不断走向深入,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同时,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谢金开近日介绍,在生态环境部统一指挥下,京津冀三地紧密协作,2023年,京津冀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3%,重污染天数均大幅削减,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土壤污染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介绍,在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三地积极推进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共同研究编制《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推动区域碳普惠项目互通互联。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大气污染一直是率先突破的最重要一环。梁文玥表示,三地持续深化合作,大力推进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等结构优化调整。同步出台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为协同治理移动源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

  同时,连续七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北京市率先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截至2023年年底,北京市93%的村庄和96%的农户实现清洁取暖,天津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日前表示,据初步统计,因为大气污染治理,全国直接间接拉动投资大约4万亿元,带动GDP增加5万亿元。“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国自主开发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环保装备制造、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

  氢能产业实现“从1到10”突破

  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毛东军表示,北京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试点探索,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在氢能领域,北京相关产业发展呈加速态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功率自主化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液化与储运装备等行业标志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在示范推广方面,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张家口两地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北京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前两个年度推广车辆1864辆,超额16.7%完成推广任务。

  毛东军表示,下一步,北京将进一步发挥国际科创中心作用,联合天津、河北两地统筹推进政策创新、产业培育、场景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京津冀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跨区域、集群化协同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同时,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绿色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