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与国际碳交易的进展分析

2015-1-2 21:11 来源: 中国碳交易网

       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日本同时也是一次性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日本在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是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6%。但是,在《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两年中,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呈现增长态势,2005年和2006年分别比1990年增加了8%和6.4%。在现实压力面前,日本环境省曾考虑利用约束性措施限制国内企业的排放量,比如对石化燃料征收环境税等。但是,由于受到H本产业界的强烈反对,这些设想没有能够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日本已经是世界上能耗比最低的国家之一,在短期内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节能降耗的空间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京都议定书》所设立的市场化机制,在海外购买碳排放权就成为日本的必然选择。

       凭借资金优势,日本政府在2004年设立了“碳权基金?,总额约2万亿日元,并与官方发展援助(ODA)结合,着手积极推进碳交易。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政府部门与国内相关机构和民营单位(经济团体和财团企业)在开展国际碳交易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日本在2005年3月专门制定了“日本京都机制加速方案”(JapanKyotoMechanismsAccelerationProgramme,JKAP),参与方包括环境省、外务省、经济产业省等政府机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国际协力银行(JBIC)、日本贸易保险(NEXI)、日本碳基金(JCF)等经济机构以及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地球环境中心(GEC)、海外环境协力中心(OECC)等环保科研机构。

       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2008~2012年期间将从海外购买1亿吨碳排放指标,这使得日本成为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最大买主之一。从具体方式来看,IET和CDM机制是近年来日本参与国际碳交易的主要渠道。
123下一页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