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初冬,
北京“APEC 蓝”让人们惊喜地发现,低碳似乎没有那么艰难,蓝天似乎也不是什么顶级奢望。在蓝天的见证下,本届APEC 第一项国家元首级的合作协议就诞生在碳
减排领域,中美两国签署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并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这都标志着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正推动国家发展方式和国民生活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实际上,中国在
碳减排方面做的远比说的更多。在操作层面,国内的“
碳排放”从去年开始已经从虚拟的“指标”升级为实在的“商品”,并在专属的交易场所开始交易。中国碳
市场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到全国,从承诺到践诺,让我们看到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国家低碳发展路径,民众低碳生活的追求从梦想照进现实。
虽然雾霾仍挥之不去,但相比当前限行、限购等“末端式治霾”工具与手段,
碳金融更像是一种“从源头治霾”的前端理念与方法。在低碳经济与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低霾”或许会成为民众低碳努力的附属奖励,将“雾霾”永久地清除出国人的忧心清单。
当然,要让战略规划更趋理性地落实并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推进,我们仍需要决策层对
政策与法律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术界在
碳市场与碳金融领域的深入探索研究,需要能源和高耗能行业等
碳交易主体的积极参与实践,还需要金融界的深度介入与持续创新。但最需要的,是公众对这样一个专业领域的认知与理解、支持与关注,这也是英大传媒集团作为一个能源传媒企业积极参与这项专业课题的初衷。
英大传媒集团是拥有新闻、出版、战略投资、数字化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综合性传媒集团,具备能源
电力行业的专业优势,我们的媒体一直高度关注国家低碳减排、绿色发展等能源民生命题。从去年开始,我们作为主办方之一,积极参与举办碳市场高峰
论坛,发布了《2013 碳金融展望》,为我国碳市场发展搭建一个集交流、研究、传播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
英大传媒旗下的英大传媒研究院也希望通过持续开展像《碳金融展望》这样与能源经济、低碳环保相关的公益性主题研究,发挥我们在能源电力和传媒出版方面的优势,持续关注我国碳市场的发展脉络,从传媒和学术的双重角度,用更通俗的语言解读我国碳市场的发展情况,用简洁的图表勾勒碳金融发展路线图,借助传媒力量提升民众对碳市场和碳金融领域的认知与关注,实现英大传媒研究院对该领域的贡献与价值。
与去年的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重点关注了三方面内容:
一是对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梳理。截至2014 年9 月,全国7 个碳
排放权交易试点已全部启动,与之相关的地方性法制框架已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可预期的发展方向。报告从配额分配方法、交易方式、风险控制、入场成本、首期试点交易所履约情况、未完成履约目标的惩罚措施和引入境外投资者等方面剖析了我国碳市场的运
行情况,并结合企业的
碳资产管理实践,希望为读者勾勒出2014 年中国碳市场的全貌。报告还进一步列出了碳市场发展的时间表,从单一碳资产、区域性碳交易场所为主要特征的初级碳市场,到与世界标准和排放体系对接的高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间要从碳资产、碳市场和碳制度等各方面予以准备和提升;报告还关注了多方互动的治理机制以及市场对减排目标的作用机理,对这些理论
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是对碳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解读。在报告中,我们创造性地给出了碳金融的操作性定义,即为满足低碳发展需求,利用、优化和创建金融工具进行碳资源配置的活动。碳金融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过程性”的特点,“利用”“优化”和“创建”这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地概括金融介入碳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并能够为业界提供碳金融发展的路线图。2014 年,碳金融初露锋芒,无论是绿色信贷的“利用”路径、碳债券和碳资产质押贷款的“优化”路径还是碳期货和
碳基金的“创建”路径,都是金融服务碳资源的宝贵尝试。
三是提出了对2014 年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建议与展望。报告重点关注了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领导机构和人才建设三个命题。尽管目前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困难重重,但我们认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长远来看,中国必将建立起国家级总量控制强制减排体系,到那时,中国碳市场将迎来国内需求更加旺盛、市场发展空间大大增加的繁荣景象。而这一切都需要监管方式的转换和专业人才的储备。碳核算、
第三方核查、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无不呼唤市场主体的能力建设与提升,这将是未来中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两年来,《碳金融展望》的系列研究能够连续开展并公开发布,还要感谢北京大学杨东宁副教授、研究团队成员郑玉婷同学,中央财经大学王遥教授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博士,他们的智慧与心血也共同注入到这份公益报告中。这份研究报告的电子版已经在英大网、新华网电力频道及“国网英大传媒”微信同时上线,任何对碳金融有兴趣的人士都可以在我们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下载阅读。最后,感谢读者对报告的关注,也欢迎各界专家与学者对今年的报告提出宝贵的意见和中肯的建议,为我们继续做好这一领域的研究汇聚知识和能量。英大传媒研究院愿与碳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一道,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发挥传媒人的优势,推动业界的协同创新和学术交流,为我国低碳发展添砖加瓦、同筑未来。
( 石玉东 英大传媒集团总经理、英大传媒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