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模式谋求创新

2014-12-11 19:0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张俊杰

有偿发放推动碳市场机制运转


有偿发放推动市场机制运转

碳排放权配额的有偿发放,是广东碳排放交易机制的亮点之一,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据说国家碳市场建立之初即着手推行。然而,在推进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国内很多地方却认为有偿发放的方式令人无法接受。“这主要还是企业对碳排放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够。”发改委相关人士向南都记者分析。不过,广东最终还是建立起了“有偿+免费”的碳排放额度发放方式。发改委人士介绍称,有偿配额发放符合中央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精神,是国际碳市场的成熟做法,可以起到“调节供需、稳定市场、化解风险”的作用。当配额发放过紧、市场价格偏高达到一定警戒线时,可按程序通过有偿发放平台增加配额供给;当配额发放过松、市场价格偏低时,可按规定利用有偿配额收入场外回购注销配额。发改委已先后6次组织有偿配额竞价发放(含今年度的首次),企业共竞拍购买了1312万吨有偿配额,竞拍收入7 .19亿。企业已基本了解和接受了配额有偿发放的方式。

电力企业接受度最高、积极性最强。”业内人士介绍,这与企业的性质、经营状况等密切相关,一些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属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则对有偿发放碳排放权的方式感到较难接受。据了解,一些电力企业对有偿配额发放的方式接受程度较高,且参与态度较为积极。相反,一些煤碳、钢铁等产能过剩企业,则接受程度较低。

省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正在研究利用有偿配额收入设立低碳发展基金,用于推动控排企业交易履约、支持企业节能减碳项目建设、推进碳金融和低碳产业发展。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碳基金预计明年将会正式运转,有偿配额发放所得的收入将成为母基金,同时将引进社会资本成为子基金。广东省初步设想将每年碳排放有偿配偿收入的80%注入母基金中,母基金和包含社会资本的子基金将按比例投入到项目中去,这些资金不会无偿补贴给企业,而将投入节能减排等相关项目中去,并获取相应的回报。

除了碳基金之外,广东省将列入国家和省规划内的新建项目纳入配额管理范围,严格审核新建项目的碳排放评估报告,新建项目企业要求足额购买有偿配额后,方可获得免费配额。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