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潘多拉魔盒将启,对中国和全球影响几何?

2023-6-27 15:32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陈晓琼 王晓昀

原标题:发达国家掌握全球碳定价权 中国碳市场将逐步放开 碳价缓慢上涨| 全景ESG)

欧盟碳关税潘多拉魔盒将启,对中国和全球影响几何?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碳关税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保护和环境治理手段备受瞩目。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渐行渐近,碳关税“潘多拉魔盒”将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CBAM机制旨在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税,来弥补欧盟企业因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而面临的贸易竞争不公问题。据统计,欧盟国家每年约有2亿吨温室气体排放量直接与其进口产品相关,其中约30%的排放涉及行业如钢铁、铝等重工业领域。CBAM将逐步覆盖这些行业,预计涉及进口量将达到每年3000亿欧元。

那么,CBAM未来纳入更多行业和细分领域是否为必然?CBAM是否是发达国家输出全球碳定价规则的手段?美国与欧盟的碳规则为何定位不同?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应对碳关税?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是否会逐步放开?碳价走势如何?

全景ESG邀请社会价值投资联盟SDG公益智库专家聂兵,为您答疑解惑。

ESG金句:

1.发达国家输出规则,掌握全球碳定价权。

2.中国碳市场将逐步放开,后续碳价格将缓慢上涨。

3.碳关税或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4.碳关税大概率将成为限制中国某些领域发展的工具。

5.贸易是对等的,中国不能只是被动应对。

嘉宾介绍

聂兵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SDG公益智库专家,创源低碳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高级能源管理师,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审核员,中国自愿核证减排项目ccer审核员。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工作组成员,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曾任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以下为对话全文:

CBAM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全景网:上个月,欧盟将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法案文本发到官方公报上,这个节点有什么意义?10月份CBAM开始正式执行是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聂兵:我认为碳边境调节机制应该是渐行渐近了,现在基本上可以确认欧盟会执行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我们认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年,确实是看税以来已经板上钉钉的事了。

从2019年2月开始,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设想,到今年为止有4年的时间。可以看出机制是要对进口到欧盟的产品,对碳排放量进行征税。当然它有一些限制性的条件,特别是对于欧盟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产品当中,如果取消了这样一些免费的配额,那么从国外进口到欧盟的同类产品,就会征收相应的碳关税。我们可以看出欧盟在对于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当中的一些积极性、前瞻性,甚至主导性都非常强。

另外我觉得CBAM是对全球贸易政策、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主要目的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寻求碳的定价权。而碳的定价权应该关乎到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对各产业以及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个是欧洲推出这种制度,实际上是给了三年的过渡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盟是想把它的对碳排放或者说应对全球变化的机制推广到全球,也就是说全球要遵循这种规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是一把很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产品,甚至产业带来致命的影响。

碳税已经到来,不管我们认不认同,我们都要正确地、积极地去应对它。当然考虑到进入实施层面,还有这几年的一个缓冲期,我想主要是在执行层面。比如碳排放的核算、碳价的对比、碳信用的认可可能会涉及到国家与欧洲国家,甚至欧盟间相互的认可。

CBAM目前对我国影响有限

全景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体系建设和碳信用核算方面存在较多差距,目前全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核算各个国家的碳排放情况。这种情况下碳关税推行是否会遇到一些障碍?

聂兵:主要的障碍可能是在国与国之间对贸易带来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国的钢铁铝制品,在2026年会面临着碳关税的影响。但我国目前钢铁铝制品占出口欧盟总产值差不多2%。每吨钢铁的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或者叫做税收上涨的幅度,大概也会在300-400元左右。所以它对我国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对于有些国家,比如说南非、巴西等一些制品出口到欧洲较多,受到影响就会较大。所以如果说它有障碍的话,我想首先是基于对双方贸易对等的一个障碍。

还有机制不同,特别是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有成熟和不太成熟的。可能有的国家还没有这样的一种碳交易制度,便没有办法对国家的碳排放有定价的机制。当然对于影响CBAM的实施,我想更多的可能还是我们如何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把我们国家的碳价适当的提上去,把我们国家的碳排放快速地降下来,这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能够把风口期或者叫做过渡期很好的应对过去,我想这之间的障碍应该会很小。毕竟我们国家的碳排放目前在全球来说是最多的国家。

不同排放量的国家在跟欧盟进行CBAM谈判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每个国家的出口量、排放量的不同,大家应负的责任应该怎么处理等问题。我认为这也会影响到CBAM的实施。

发达国家输出规则

掌握全球碳定价权

主持人:既然目前全球范围内没有统一的碳核算标准,欧盟如何定位其他国家与欧盟自身碳排放的差别,由此来定义其他国家需要缴纳的碳税?

聂兵:其实我们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从关税制度、贸易制度到资本输出,很多时候被我们称作输入国。实际上机制、制度,体系都不完善。我想可能也是欧盟自己愿意看到的,因为正好可以输出它的机制和体系,让你接受它的规则。所以从《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开始到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阴谋论,甚至是阳谋论。我现在就是有这样的一些优势,就是要输出我的体制、我的定价规则,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但从产品贸易的角度来讲,你可能不得不接受。

我们回想当初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时候,输入国在很多体制建设不完整,所以被迫接受西方的资本相关制度、方法和规则。如果你不接受,就不能够参与到欧盟的经济体系。目前欧盟在推行CBAM的时候,如果说你有碳交易体系以及定价机制,但你的价格比我低。比如像中国,我们目前碳价可能是在几十元人民币,而欧盟是在80欧元以上,这种情况你必须要支付价格差。如果说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很成熟的碳交易体系,你就要接受欧洲来帮你输出这种碳交易的制度。而这种处理方式是技术上的,我认为技术上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目前来看,在碳排放的定价权上来讲,如果CBAM实施的话,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世界碳价的定价权会在这些发达的国家手上。

中国碳交易市场会逐步放开

全景网:发展中国家碳价跟欧盟相比相差甚多的原因在哪里?背后有什么深层次逻辑?未来碳价的变化趋势,您有什么预判?

聂兵:中国的碳价应该会缓慢上涨。不仅仅是欧盟的碳边境关税这一影响因素。从我们国家自身的发展来讲,也应该要确定碳排放是有成本的,成本是从碳价中反映出来的。而碳减排是有收益的,收益是从减排量抵消的收益中获得的。

碳价的上涨,我们认为是今后可以预见的趋势。为什么我们国家跟欧盟的ETS的价格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认为因素有很多。首先我觉得碳交易市场,它的存在的目的和作用可能会不太一样。我们国家是希望通过政策经济的组合手段,包括市场化的手段、政府的引导来使整个社会从高碳排放向低碳排放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我们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3060”双碳目标。我们不仅仅完全依靠市场化的手段去对碳排放权进行定价,当然市场化的手段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我们对整个碳交易市场的存在目的和作用,更多是说它应该成为政府和市场都能够认同和采用的,一种调节碳排放的有力的政策工具和市场工具的相结合。所以在碳价的角度上,我们并没有完全放开,从参与中国碳交易的这个主体来看就很清楚。我们国家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参与的主体,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对金融机构、资产的管理机构都没有放开,依然紧紧的围绕着高碳排放的企业来参与。其次我觉得我们国家在这种发展还要控制整个碳市场的风险。

因此,我觉得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碳市场进行适当的放开,让市场活跃起来。从欧洲的碳交易市场来看,它的碳价决定了CBAM的价格。我们国家碳市场如果失去了对于这种价格的敏感性,或者价格确定性的规则,碳市场很难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我们国家的贸易跟欧盟出现了碳价的巨大差异时,我们当然可以去跟欧洲进行谈判和博弈。但从自身来讲,我们碳市场能不能够体现出定价的作用,能不能体现出引导减排的作用?我觉得碳市场开放的程度,是我们与欧洲欧盟的碳交易价格相差的原因之一。目前,八个重点行业仅对火电进行了碳市场纳入,对于其他行业都会逐步纳入。我们要做到为政府有效市场进行引导,不能一下全放开,毕竟我们的国家的体量是欧盟制造业的体量的很多倍。我们国家这种高排放的制造业,从某种程度上来,也是国家工业制造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衡一项政策的时候,会综合考虑国家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碳交易的基本做法。

对于欧盟国家来说,它当然是希望整个能源价格是开放的,所以碳的价格也可以开放。但我们国家的能源价格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开放价格的体系,还是要考虑到国计民生。因此,国家碳价目前来看也不可能像欧盟那样达到这么高的水平,这样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在碳达峰实施过程中的整体部署。我们要有序推进,稳步推进,这样来考虑。

但我们国家碳价的上证肯定是必然的。因为随着国家碳市场纳入的企业逐步增加,承受能力也将越来越强。我必然要在碳的价格上,让这些高排放企业付出更多的成本来通过市场化的一个引导机制,促进企业的转型,并鼓励碳排放低的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

碳关税或将成为新贸易壁垒

全景网:目前看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欧盟,都在采用碳的方式来保护国家的一些产业?碳未来是否会成为贸易保护机制的一个矛头?

聂兵:其实现在严格来讲已经是了。因为目前对于碳排放,都是用贸易政策来迫使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出口中享受不对等待遇。我们不能说欧盟这种做法是蛮横无理的,但是它对碳价主导的想法是昭然若揭的。

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应对的。目前来讲,欧盟的CBAM主要集中在要取消这种免费配额的几大行业,例如钢铁、铝、化肥、氢气等行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家的抗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而且我们国家现在也在讨论或者说在建立国际国内的双循环,要以国内循环为主。所以我们的措施应该还是可以去应对这种贸易壁垒的,但不能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去应对它,而忽视了它今后可能带来更大产品范围的压迫。

美国CCA清洁竞争法案,纳入的产品范围就比较广,征收方法也跟欧洲有很大的不同。它可能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会更大,包括像欧盟的电池法令。也就是说目前欧盟的CBAM涉及到的行业仅仅局限在一些不是特别核心支柱的产业。而像电池法令要求做碳足迹,而电池是储能非常重要的产业链,这个影响会更加大。

因此,我们判断欧盟的CBAM将来会不会面对一些高技术产品,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支柱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风电产品征收在前期这些行业对我们国家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寻求跟国际的贸易制度接轨,同时发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声音。利用我们国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政府强大的引导创新能力,去积极应对CBAM今后可能扩大的范围或幅度。

简单拉平不同国家碳价

是CBAM争议所在

全景网:碳关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倒逼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加速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否有可能速度推得过快,反而会给发展中国家低碳发展造成压力?

聂兵:这是一定的。它的双刃剑主要体现在对于征收CBAM的产品上,无形中压力非常直接和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可能会有致命的打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项新制度的出台,必然有人会获益,有人会受损。要看这些获益者能不能引领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想有时是需要外部政策和环境压力。因此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欧盟的碳边境关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对于高碳排放的产品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其实我们国家原来也谈过环境税和碳税。正是因为碳税的打击面过大,所以我们才推出了碳交易体系,用碳市场纳入行业。目前只有八大行业,也就是几万家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不会很大。而从CBAM来讲,目前也是局限这些行业,跟碳交易市场来讲是一脉相承的。欧盟CBAM目前只对这些行业征收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对所有产品都征收碳税的话,我们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和对经济的压力会非常大。

CBAM这种制度本身,我觉得可能偏向中性。但从它实施的方法来讲,欧盟国家的生活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是不一样的,简单地将发达国家的碳价和发展中国家的碳价去拉平,我认为这方面的争议会大一点。

应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应对碳关税

全景网:除了发展中国家自身完善之外,目前您觉得是否有一些国际多边机制或者政策,可以更好帮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碳关税方面的衔接?

聂兵:我认为多边机制其实是我们今后可以很好利用的。不管是我们今后的“一带一路”、“南南合作”,还是这些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贸易格局,这些机制应该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

从碳交易的角度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利用好跟其他国家在碳交易之间的合作。这可能是最直接,或者说最有利于我们去应对这种欧盟CBAM的。只有跟其他国家碳交易形成互动,不同碳价才有可能慢慢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个时候再去谈判,就可以说我们是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国家的碳价水平。对于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国家,碳价的水平应该是由碳市场来决定。例如和东南亚、南美、中东甚至一些金砖国家,形成跨境碳交易,这种机制应该可以很好的应用起来。人多力量大,我们参与的碳交易都是各个国家在参与。对于碳价的定价权,就不是欧盟一家说了算。这个时候我们选择的余地和空间会更大一些。

碳市场我觉得还是最早的时候,我们CBAM的机制实际上就是我们发展中国家CR可以卖到欧盟国家去抵消它的排放配额。这个价格实际上就是因为你的市场足够大,你定价的机制就会比较可靠。如果你的市场足够小,而且又有一定的管束的手段的时候,你的数据的透明性以及定价的合理性都会受到怀疑。所以给别人以采取定价权的一些理由。

美国与欧盟根据自身利益

碳相关规则不同

全景网:您刚也提到了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除了您刚提到的涉及范围和行业外,目前CBAM和CCA具体的异同在哪里?对中国企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影响?

聂兵:欧盟的CBAM实际上视因为免费配额到期了,对钢铁化肥这种产品企业配额就不能免费,要有偿配额。因为欧盟对这些产品征收了减排的成本,所以整体此类产品的成本是上升的。但是对于高碳排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碳价的定价机制,或者说碳价比较低。出口国家碳价必须跟我的价格拉到同一水平线,这是欧盟基本的出发点,CBAM更多的是从贸易税收的角度来看。

美国的CCA的做法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例如钢铁、化肥,化学品、乙二醇,甚至可能还有一些钢铁、铝产品的一些下游产品,都有可能面临着美国的CCA的限制。CCA征收的对象是美国进口商跟销售商。他们进口和销售这些国外产品时,会要求生产国向美国商务部门提出产品的碳排放,可以把它理解为碳足迹。然后美国商务部会做出出口到美国这些同类产品的平均碳排放基准值。如果排放高于基准值,据产品的销售量以及碳排放的量,按照一定的价格,要缴纳高额的碳税。如果低于基准值,可以不用缴纳碳税。美国更多考虑进口产品在整个全球的产业链以及相同的行业中减排水平的高低。如果减排水平比较好,低于基准值,就可以获利。这个制度跟我们讲的配额交易机制会有点像。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这种碳市场的思路争夺的是技术主导权,因为更多技术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技术输出和资本输出可能是美国CCA法定的一个出发点。

我们要看到它们背后反应的真实想法。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我们要知道推出这样一项涉及到本国进口销售商法令的时候,它的目的是什么。

未来CBAM政策将越来越严格

全景网:未来纳入更多行业和细分领域是否将成为一种必然?

聂兵:我认为是的。我们国家很多指令都是慢慢被欧盟严格的指令所约束。比如RoHS,即电子电器设备有害物质限制指令。中国现在也推出了自己的RoHS。在2006年欧盟推出时,因为检测成本很高,涉及到产品的部件组件整机非常多,大家都在质疑RoHS能不能执行下去。但是现在我们所有买电器的消费者都可以看到,电器说明书上面会标明铅、镉、汞的含量多少等等。

欧盟推出这种指令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有理由相信CBAM也会逐步收紧。不管欧盟CBAM还是美国CCA,都有一个核心的东西:数据要透明。如果数据不透明,他们就会用市场或贸易的手段让你的数据透明,或者说你要接受他们认可的规则来核算排放数据。排放数据跟化石能源使用数据息息相关,而使用或者减排数据又跟工艺、材料的先进性和资源利用水平相关。如果他们知道或者掌握我们这些核心数据后,会不会用到其他地方,对我们国家整个产业发展会不会有目前还没看到或看清楚的潜在风险,这个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从CBAM收紧的可能性来看,不仅仅是为了只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更多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了解每个国家数据的水平以及先进程度,这个是需要我们统筹和全盘考虑的。因此应对CBAM也好,CCA也好,不是某个行业或者某家企业的事情,应该是政府主导整个市场机制的事情。

贸易是对等的

中国不能只是被动应对

全景网:CBAM的影响多维立体、而且潜移默化。现阶段,我们能够感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对于CBAM征收行业的企业,您有什么建议?

聂兵:贸易都是对等的,我们不能只是被动的应对。CBAM和CCA真的来了。我们国家能不能做一个对等输出,提出自己的CBAM或者CCA,这个问题很关键。

对于钢铁、铝、化肥企业,它们产品贸易前又多了一道碳排放制度的约束。这种制度约束其实对于这些企业发展来讲也是有好处的。最直接的感受是投资的关注点要发生变化了。这些企业可能有外来投资者,自己可能也是个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要关注全产业链的碳排放,也就是所谓的碳足迹。而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基础数据和核算方法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我认为投资者要关注全产业链的投资情况。从消费供应链来看,整个碳足迹的核算、碳排放责任的分配,谁来担负这个责任,我觉得是目前应对CBAM的企业要优先考虑的。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碳排放智能化管理方法系统,对产品的碳足迹进行跟踪,同时也要跟踪国外同类产品的碳排放。

再有一个建议,我觉得还是要积极参与碳市场,只有碳市场活跃起来,减排成本与碳价的合理性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判断。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参与碳市场的企业,实际上都是等到履约的时候才去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履约的要求。而在这一年两年的时间内,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家的碳交易市场,参与度都比较低。在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CBAM对于国内重点排放企业来讲,应该是很好的法规培训和宣传引导。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