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科院士:碳中和需要经济学常识和数据决策

2022-5-9 10:37 来源: 极派Daily 原创 |作者: 栾鹤

如果在西部通过绿电制氢,实现能量的大规模时空转移,这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吗?


刘科:这一愿景很美好,但世界上最长的输氢管道不过两百多公里,天然气掺氢可以远距离输送,但气体分离成本高。如果用汽车或火车运输,氢气的储运成本太高,每公斤85-115元,目前不具备成本优势。

从2002年到2004年,我曾连续三届担任美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峰会主席。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花了几百亿美元用于燃料电池的研发。我记得小布什总统在2003年的国情咨文演讲时说,美国能源部花多少亿美金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15年后每一个美国人开的车后边排放的都是水蒸气。

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达到了没有?没有。为什么,氢气的储运及到处布加氢站的建设成本都太高;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破解。

燃料电池是个好技术,利用电化学发电,发电效率是内燃机的2-3倍,但要解决的是氢能的储运问题。

不是说氢能没有前景,从根本上讲,氢气不适合于作为大众化的能源载体。

本文导航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