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自备电厂这次又成“死角”?

2022-3-26 10:59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妍

碳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尽管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的身份、作用不同,全国碳市场却对它们一视同仁。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专家黄锦鹏介绍,从燃料来源看,现有自备电厂可分为两类:一是利用煤矸石、垃圾、废料等进行发电供热,二是满足企业自用的常规燃煤、燃气机组。“只要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门槛,即作为重点控排单位,无论是配额分配、数据核查、数据质量等要求,还是进入碳市场真金白银交易,管理方式及其严格程度与公用电厂无异。”

然而,自备电厂与公用电厂的客观差距仍然较大。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仲波坦言,不排除一些自备电厂整体效率、环保水平比较高,但大多数机组规模小、煤耗高,部分还是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先天”碳排放量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发电供热不是主业,人员配备、管理能力等方面较公用电厂不止差了一个等级。比如,很多自备电厂缺少负责碳减排的专业管理人员,对碳市场规则、制度及运行也不够了解,很难做到从容应对。”

“难啊!”一位长期从事碳核查的人士向记者感慨,“我们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所谓的碳排放管理员在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干了三四年,却一问三不知,最后直接甩手不管了。专业人员不足,在自备电厂不是个例。”

通过大量核查,该人士还发现,自备电厂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把控水平亟待提升。“比如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是一个关键指标,公用电厂每天统计记录,但有的自备电厂却一个月只测两三次,甚至有些数据全凭经验估算,明知不准却难以追溯核实。我们跟踪过几家煤制甲醇企业,他们的生产工艺、机组类型相同,理论上生产一吨甲醇的煤耗、电量应该差不多,但实际排放量却有较大差别,而且完全找不出规律。”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