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三个统筹,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能源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能源消费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用能条件和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突飞猛进,能源消费质量稳步提升,到“十三五”末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历史性降至56.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5.9%。能源结构调整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发展也步入新阶段,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
问题仍较突出,能源清洁替代任务比较艰巨,
节能降耗面临较大压力,能源转型变革任重道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要做到三个统筹。
一是统筹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节能和提高能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落实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具体目标,必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要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持续深
化工业、建筑、
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节能和提高能效一方面是通过科学严谨的制度进行安排,另一方面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
二是统筹推进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具体目标,《意见》和《方案》均要求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要加快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转型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石油消费到“十五五”进入峰值平台期,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开发风能太阳能,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推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积极构建新型
电力系统。以上要求系统完整准确地将碳达峰的目标与近中期的能源发展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新能源与其他能源多元低碳发展的关系,指明了能源系统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三是统筹发挥政府和
市场作用。《意见》围绕完善能源统一市场和实现能源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具体目标,提出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电力、煤炭、油气市场化改革。推动电网体制改革,明确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化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方案》提出要完善绿色电价
政策,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统筹推动碳
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提出了发挥好政府作用,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配套及监管工作。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难度高、任务重,必须要发挥制度优势,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