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如何影响空气质量?专家:碳中和将打破大气污染物减排瓶颈

2021-10-29 11:0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碳中和将助力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


10月27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020年,全国六项标准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CO)年评价浓度整体实现全面达标,PM2.5的年均浓度更是首次达到国家标准,降至33μg/m3。

不过,贺克斌还告诉记者,虽然现行的以末端控制为主的清洁空气政策可以使大气污染物排放在2030年之前保持下降态势,但2030后进一步减排的空间和潜力将大幅收窄。

“双碳”目标为此带来一把破局的钥匙。贺克斌指出,低碳能源转型对中国空气质量的长期持续改善起到决定性作用。据贺克斌介绍,通过借力“碳中和”,主要大气污染物在2030~2060年将进一步下降67%至83%;到206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将降低到WHO更新前的指导值(10μg/m3)以下。“如果实现碳中和目标,75%的PM2.5浓度改善是由能源结构转型来贡献的。”贺克斌说。

数字减小的意义并不只是符合标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举了个例子:“如果我们可以实现10μg/m3(的PM2.5水平),大概可以在中国避免94.1万人(过早)死亡。如果我们可以达到5μg/m3(的PM2.5水平),可以避免121万人过早死亡。”

在贺克斌看来,2035年之前正是协同设计“减污降碳”政策和技术的关键时期。“就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把未来良性循环的前期基础打牢、政策用足。”贺克斌说。

此外,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建议,“十四五”期间,应尽快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对空气与气候协同治理的共识,有条件的城市应通过能够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措施组合,优化减排路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