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转型样本 上海如何完成碳达峰路径?

2021-9-17 17:20 来源: 重庆生态环境局

城市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固碳效应


上海正在近郊建设5个新的城市副中心,市政府在4月发布规定,要求新城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表明,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可以带来更大的减排机会,尤其是商业建筑,它们的能耗通常数倍于政府与民用建筑。上海在2009年开始对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进行监测,今年有超过2000栋建筑接入这个监测平台。在监测中心的屏幕和网上,业主和政府都能够看到建筑空调、照明等主要用能系统的实时能耗。

上海的公共交通在中国享有美誉,其运行和规划中的地铁长达1000余公里,还计划连接周边的江苏浙江两省。上海市政府也多次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上海解决交通问题的唯一出路,城市规划布局有一定的固碳效应。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解释,过去北京规划的思路是集中城市功能区,而将居住区移到城市边缘,这造成了通勤时间拉长、道路拥挤不堪等问题。上海浦东的商务区陆家嘴在开发初期也曾经沿袭这样的布局,但低碳城市需要功能混合型的空间布局,这比单纯的低碳技术带来的减排效应重要得多。

目前上海保有机动车超过400万辆,位列全国第五位,尽管从1994年就开始实施车辆限购,但这个城市还是为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带来的空气污染所困。去年,上海市政府放宽了汽车牌照限制,增加了4万个指标,政府还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对燃油车以旧换新进行补贴。上海的“十四五”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五年规划为汽车电动化提供了指引,但没有提及全面淘汰燃油车的时间表。根据该规划,5年后全市个人新购车辆中将有超过50%为纯电动车,公交车、公务车、中心城区载货汽车等车辆也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有多位专家表示,学界提出要走出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它的一个内涵是中国要以更低的排放水平实现更快的经济发展,上海的人均碳排放超过10吨,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排放水平。上海若实现低碳转型,将在中国有着标杆性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小百科】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