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警示◎ 全球极端天气走向常态化

2021-9-16 09:40 来源: 生态经济杂志社 |作者: 刘兰

各国携手推进碳中和


随着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日益显现,国际社会逐步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目前已确立了减排二氧化碳的法律框架及责任和义务。以下几件事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对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起了关键推动作用。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创建一个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每5年出版一次评估报告,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科学基础,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产生了重要影响。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随后,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京都议定书》,为近40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目标,具有法律约束力。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195个缔约方一致同意,将全球变暖升温幅度控制在较工业化之前水平2℃以内,将目标定在最多升高1.5℃。《巴黎协定》被评价为“挽救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制度危机”。
图片

有近100个国家把碳中和提上议事日程,经济去碳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尽管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巴西均提出了大幅度控制温室气体增长的计划。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已有28个国家在公开场合宣布碳中和目标,另有近100个国家把碳中和提上议事日程,其中,英国、法国、丹麦、新西兰和匈牙利已经把碳中和目标写入法律文件,欧盟、加拿大、韩国等数国正在推进碳中和立法的进程,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14个国家也把净零排放写入了政策性文件中。目前,已提出长期减排战略且把实现碳中和纳入讨论的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65%,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0%,经济去碳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国际社会已行动起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整体来看,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有关新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连续数十年稳步上升之后,2020年下降了6.4%即23亿吨,这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了全球经济和社会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未来十年,世界需要每年减少7.6%的碳排放量,以防止全球变暖超过前工业化水平1.5℃——这是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目标。这种规模的减排将比2020年的减排幅度还要大。随着疫情的逐步结束,随之而来的将是全球社会活动的恢复和经济增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经历了2020年的短暂下降后又会恢复增长,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形势任重道远。

不过,新的高新技术可以解决当今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基于保护森林的自然解决方案也为地球提供了“喘息的空间”。如果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致力于温室气体减排,人类仍然有可能创造一个绿色未来,促进人类和地球之间的生态和谐。对此,古特雷斯呼吁:“如果我们现在联合起来,就可以避免气候灾难。正如今天的报告所表明的那样,没有时间拖延,也没有借口。”

初审:王   昱  复审:陈明英  终审:邹悦悦
一校:保文秀  二校:张海艳  三校:冯胜军
12345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