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2021-6-22 13:2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垠

用能新技术的生动实践


周大地直言,“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速和增量逐年下降,才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当务之急是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使新增的能源消费主要或全部由非化石能源提供。

“加快发展既有节能效果又符合低碳转型发展方向的用能新技术。”周大地以电动汽车为例说,即便用了化石能源发电,它的百公里能耗也比燃料汽车低一半以上,随着以后电力变成零碳,电动汽车也就真正实现了零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的演讲,则将与会者目光带入山西芮城的一个村子。这里建立了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新型农村能源系统,一户屋子顶上装有20千瓦以上的光伏,平均一年就能发电2.2万度,1.2万度电足够农村生产、生活和交通家庭使用,剩下的1万度绿电可上网。

江亿切换了一张ppt继续说,如果在我国有条件的农村屋顶都装上光伏,初步估计将有20亿千瓦的安装容量。这意味着,一年能发3万亿度电,占了未来中国总电力需求的23%。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王志刚对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开展更加深入的战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二是积极推动与“双碳”相关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建设,在关键、核心、重大的技术发展方向上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三是做好人才储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1234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