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2021-6-22 13:23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刘垠

防止“一刀切”和无效投资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本次大会聚焦“双碳”目标,将充分发挥工程科技人员的智慧,以工程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科学技术创新作出贡献。

“‘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说。

“化石能源技术体系基本是由西方工业化国家引领的,而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大公司,低碳、零碳能源系统对全世界都是挑战和机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研究员指出,下一代能源系统以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利用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凸显。

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只讲‘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这是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杜祥琬提醒,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110,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初步研究认为,工业、电力、交通、建筑等领域可在2030年前相继达峰,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望于2027年前后达峰,峰值较2020年大约增加5亿—7亿吨。

“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好实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杜祥琬呼吁,“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而稳妥地进行,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