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的目标时间上,我国此前的表述一直是“2030年左右”。但在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明确限定了截止日期为2030年,原因是什么?
李高:这是一个富有雄心、也更有难度的目标。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力和大国担当。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在事关全人类未来的重大挑战面前,以负责任的态度,争取作出最大的贡献。习近平主席的重大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强化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提振了信心与希望,具有深远的国际国内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素成本上升,传统发展动力减弱,需要培育增长新动力、新模式和新优势。碳达峰目标和
碳中和愿景,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倒逼机制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治本之策,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改革红利、
政策动力、技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