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碳中和

2020-12-24 13:45 来源: 人民政协网 |作者: 王菡娟

庄严承诺的底气


敢于向世界庄严承诺,我们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此前有专家指出,中国从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需要60年至70年的时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转型、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比发达国家实现转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

2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新时代的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把推进能源绿色发展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用煤项目实施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能源绿色发展显著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大幅下降。能源绿色发展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生态环境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可再生能源领域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

我国清洁生产和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深化。2016—2019年,全国共有22743家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涉及钢铁石化化工、制药等20余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国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分别共削减约23.5万吨、3.3万吨、48.7万吨、37.7万吨。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7.7%。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地区煤炭运输集疏港实现“公转铁”。86%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约6.1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在中国环境记协举办的第十一期环境茶座上,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2005年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相当于累计节能22.1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

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稳步推进。庄国泰在新闻发布会上还介绍,陆续发布24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指南和13项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截至2020年8月,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

“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这个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应该说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庄国泰说。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