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2020-9-28 12:45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吕望舒

扎实推进 产业能源转型


  除了政策层面的积极倡导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全国各地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削减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从过去十几年的历程来看,我国在实现二氧化碳强度排放大幅度下降、能源结构大幅度优化的同时,经济也在稳步发展,形成了一个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2%、42.6%、48.2%,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强度下降目标任务完成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已分别下降29.9%和33.8%,并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2016年至2018年,我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实现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面出清,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

  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有效。2000年-2019年的19年间,国内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8.5%下降到57.7%,超额完成了“十三五”国家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天然气占比从2000年的2.2%大幅上升到2019年的8.1%;非化石能源占比从7.3%上升到14.9%。

  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05年的7.4%上升到2019年的15.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42.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32.7%。“十三五”以来非化石能源增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增量的40%,较“十二五”期间26%的增量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加快推动能源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达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愿景,我们要在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的同时,大力发展和运用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近年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中国正在引领世界技术变革的方向,而且随着我国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了全球性的新能源发展转型。”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吹风会上谈及能源结构调整,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何建坤说。

  碳交易市场硕果累累。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中国自2013年试点碳市场交易以来,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碳市场,截至今年8月末,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据统计,目前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