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配额托管交易机制

2014-9-17 09:0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今年下半年将推出配额托管交易机制,帮助企业更高效率地管理碳资产。对于大部分专注于自身发展主业的企业来说,碳资产托管将成常态化。

交易所方面透露,今年下半年将从三方面增强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一是引进境外成熟的碳市场投资机构,可为碳交易市场提供专业的技能、具体的分析和市场操作的方式方法;二是和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共同设计创新性的碳交易产品,帮助管控单位规避价格风险,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推出配额托管交易机制,帮助企业更高效率地管理碳资产。

交易所方面期待,充分利用前海先行先试优势,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境外投资者,并为其他金融创新带来更多条件和探索。

据了解,碳配额托管交易机制在似于一种资产托管手段,控排企业与托管机构约定接受托管的碳配额标的、数量和托管期限,并可能获取相应的资产托管收益,而托管机构则利用自身专业的资产管理手段实现资产增值。据熟悉深圳碳市的人士透露,深圳将为这类托管机构开设专门的托管帐户,以便控排企业的碳配额直接转入专门帐户,并可能不须任何转帐费用。这一托管机制将为深圳碳配额交易带来较大的流动性,并吸引机构投资者涉足。同时,专业的碳资产托管服务为控排企业免除了自身高价培养专业碳操盘人才的顾虑和费用,让企业在稳健履行(或获得收益或低成本履约)的同时能更加专注于主业。

境外机构入场 关心碳信息披露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目前有管控企业635家,机构投资者20多户,个人投资者700余户,分担不同角色,深圳2013年上半年有一半以上的成交来自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8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境外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深圳成为全国首家向境外投资者开放的碳市场。9月5日,境外投资者参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落地,境外投资者可以外汇或跨境人民币参与碳交易。首单境外投资者交易由新加坡和香港环保公司完成,共成交2万吨深圳碳排放配额。目前有意向参与交易的境外投资者有BP、壳牌等机构。

“我们希望一旦游戏规则定了,就不要改变。”境外投资者代表新加坡Ginga Evironm ent的张女士表示,自深圳碳市场启动,该公司就一直关注,深圳碳市场规模虽小,但市场有活力,“作为市场参与者,希望能在合理机制下,有更透明的市场,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增加参与积极性,创造全新碳市场。”

金融产品亟待创新

相比全国其他试点,深圳碳容量配额最小,一年只有3000万吨。“量虽小,可我们的流动性却是最好,市场化程度高。”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介绍,深圳2013年6月最早启动碳市场,2014年5月推出碳债券,7月完成全年履约,“从结果方面来看,自2013年到2014年6月止,碳交易配额的流动性率为5.41%,是一般碳交易市场平均流动性率的5倍,市场活跃。”

引入专业化机构、激活碳金融,是未来碳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争夺国际定价权的必经之路。陈海鸥表示,交易所正往碳金融创新产品方向努力,“如推出碳债券、碳配额金融产品,还有衍生产品。”今年5月,国内首单碳债券———中广核风电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在银行间交易商市场成功发行。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