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产业选择与政策导向

2019-9-18 11:45 来源: 中咨研究 |作者: 徐成彬 车璐 李文倩

2015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193个会员国领导人一致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开启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纪元。该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集中体现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核心理念:

People(人类)----消除贫困与饥饿,平等和有尊严地生活;Planet(地球)----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关注气候变化,阻止地球的退化;Prosperity(繁荣)----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繁荣。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017年6月)之后,坚定地发展面向未来的低碳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中国GDP能源消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

作为以咨询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在建设高水平新型高端智库的征途中,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中咨公司)一直关注生态环境和低碳发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早在2010年,中咨公司承担了世界银行北京环境二期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余款利用项目---北京市低碳发展课题研究与管理(TF024121-CHA  GEF-SC4.6),以徐成彬、车璐和李文倩为代表的课题研究团队,在北京市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的指导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探索北京市低碳发展的重点问题政策建议,其主要研究成果《北京市低碳发展研究》正式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年8月),并荣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2013年11月)。在该研究成果中,徐成彬、车璐和李文倩等课题组专家从分行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两个维度,创造性构建了低碳产业矩阵模型,并结合北京市的产业数据进行了产业聚类分析,将行业的碳排放属性归为四类(绝对低碳、相对低碳、相对高碳和绝对高碳)。

研究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徐成彬、车璐和李文倩等专家并没有满足于既往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低碳产业矩阵模型,根据北京市“十一五”(2006-2010年)和“十二五”(2011-2015年)中长周期产业发展数据,对2005、2010和2015年三个面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并结合新时期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了北京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近年来,基于低碳产业矩阵模型的低碳产业选择方法和政策分析已经在中咨公司承担的部分省市发展规划研究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验证效果,为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理论方法支撑。

徐成彬、车璐和李文倩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合作撰写了学术论文“低碳产业选择与政策导向―― 基于北京产业发展数据”,发表于《技术经济》2018年第6期。现将该论文刊登于“中咨研究”公众号,以飨同业。

摘 要:

从分行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两个维度构建了低碳产业矩阵模型。以北京为例,利用2005—2015年其39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了低碳产业矩阵模型,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将行业的碳排放属性归为四类(绝对低碳、相对低碳、相对高碳和绝对高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变化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最后提出了北京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
关键词:

低碳产业;产业低碳化;政策导向

01.研究背景

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自此,全球各国政府和学界纷纷响应,认为这是应对能源短缺、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以及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并在实践中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谋篇布局的重要战略。中国政府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不仅体现为中国做出的国家承诺——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而且体现为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大国责任担当。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中国GDP能源消耗强度和CO2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是,今后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能源消费弹性还可能出现反弹,CO2排放仍可能出现缓慢增长局面[1]。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增长的目标要求,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节能降碳力度,推动中国CO2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低碳产业伴随“低碳经济”而产生,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

目前国内学者对低碳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特征和分类等方面。例如,冉光和和鲁钊阳[2]、刘传江和章铭[3]以及孙小明[4]等对国内低碳产业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低碳产业的定义及其判定标准尚存在较大差异。崔奕、郝寿义和陈妍[5]认为,低碳产业是以碳减排量或碳排放权为资源,以节能减排技术为基础,从事节能减排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综合性产业集合体。刘文玲和王灿[6]以产业集度为标准界定低碳产业,认为低碳产业是能以相对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较大经济产出的行业。张娅妮[7]认为,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其核心是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能源。李启平[8]从产业低碳化的角度对低碳型产业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低碳化包括农业低碳化、工业低碳化和服务业低碳化。李金辉和刘军[9]认为,低碳产业还包括高碳产业低碳化、碳交易等行业。

除了低碳产业概念,国内外学者还构建了各种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低碳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低碳产业发展策略。例如,Schipper、Murtishaw和Khrushch[10]运用自适应权重分解法分析了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因素,Lin、Lu和Lewis[11]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化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关系。何建坤和苏明山[12]采用碳生产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强度的倒数)指标,度量一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开发了中国能源环境综合政策评价模型(the Integrated Policy Assessment model for China, IPAC),分析了未来中国中长期的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探讨了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路径[13]。唐笑飞、鲁春霞和安凯[14]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将中国大陆地区的省(市、自治区)分为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黄桂然[15]从生产率的角度构建了产业低碳化指数,对1994—2012年中国中部六省的产业低碳化指数进行了分区域、分产业和分行业的度量,并对产业低碳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卢晓彤[16]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了低碳产业选择评价体系,从理论层面探讨了低碳产业发展的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总体环境因素、产业相关因素和企业层面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低碳产业发展的,并建立了低碳产业发展要素的理论分析框架模型。周燕和李林[17]在新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生态效益影响的多属性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熵-熵权法评价了该指标体系。

综合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低碳产业概念及其分类标准。对低碳产业的定量分析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或重点行业,未从碳排放的角度对国民经济各细分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和比选,且对低碳产业发展政策缺失分类研究。此外,国内外现有的低碳经济建模方法非常复杂,难以直接应用于低碳产业政策制定实践。鉴于此,本文从碳排放量和产业增加值两个维度构建低碳产业矩阵模型,以北京市为例,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年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产业聚类分析,同时参考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产出弹性两个动态指标的变化,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碳排放变化的关系(本文中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计算仅考虑能源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不包括工业过程的碳排放),据此将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相结合,提出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以作为北京市产业引入、升级、疏解和退出的重要依据。

02.低碳产业矩阵模型

本文认为,选择低碳产业的发展重点,既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也要充分考虑现有产业基础。本文通过构建低碳产业矩阵模型,对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部门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便于低碳产业选择(行业分类以2005年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分类为主要依据(42个行业)。同时考虑《北京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得性,将邮政业纳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综合技术服务业纳入研究与试验发展业,无石油开采及洗选业的行业增加值数据。因此,本文以39个细分行业为基数划分低碳产业。2011年《北京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划分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为了与2005年和2010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仍采用原分类方法)。

2.1 低碳产业矩阵

本文从低碳发展的角度,以碳排放量和产业增加值为维度构造二维“低碳产业”矩阵,用R表示(如图1)。矩阵R分为四个象限(R1、R2、R3和R4四个象限),其中横坐标为产业增加值,纵坐标为碳排放量。以碳排放量和产业增加值的中位数作为归类界限,将39个行业分别归入矩阵R的四个象限。

图1 低碳产业矩阵模型

归入R1象限的是高值低碳产业,即分行业增加值大于相应中位数且碳排放量小于或等于相应中位数的产业。该象限内的行业具有低碳排放特征,同时在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归入R2象限的是高值高碳产业,即分行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都大于相应中位数的产业。该象限内的行业通常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工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较大的减碳潜力,需要重点监测并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归入R3象限的是低值高碳产业,即分行业增加值小于或等于相应中位数且碳排放量大于相应中位数的产业。该象限内的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但其碳排放量却较大,属于需要逐步淘汰、改造或转型的产业。

归入R4象限的是低值低碳产业,即产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都小于或等于相应中位数的产业。该象限内的行业的碳排放量较小,但是其经济规模小,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其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碳排放量和产业增加值属于绝对值,考虑到碳排放量与产业增长的相关关系,因此需要采用碳排放强度(某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是指该行业的CO2排放量(吨)与行业增加值(万元)的比率)这一相对指标进一步区分低碳产业类型。显然,高值低碳产业(R1象限内)的碳排放绝对量和碳排放强度均较低,这类产业属于绝对低碳产业;低值高碳产业(R3象限内)的碳排放绝对量和碳排放强度均较高,这类产业属于绝对高碳产业。

以产业碳排放强度的中位数作为归类界限,进一步区分高值高碳产业(R2象限)和低值低碳产业(R4象限),即碳排放强度低于或等于相应中位数的高值高碳产业(R21区域)和碳排放强度低于或等于相应中位数的低值低碳产业(R41区域)属于相对低碳产业,碳排放强度高于相应中位数的高值高碳产业(R22区域)和碳排放强度高于相应中位数的低值低碳产业(R42区域)属于相对高碳产业(见图1)。

2.2 低碳产业聚类及其变化

根据图1所示低碳产业矩阵模型,本文对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市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增加值(关于化石燃料燃烧的CO2排放量估算,本文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IPCC/OECD)估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方法,即CO2排放量=(燃料表观消费量×潜在碳排放因子-固碳量)×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碳氧化率)、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和排序(见表1),据此将39个细分行业分为绝对低碳产业、相对低碳产业、相对高碳产业和绝对高碳产业四类,结果见表2。

1)绝对低碳产业2010年北京的绝对低碳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个行业;与2010年相比,2015年北京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从绝对低碳产业转移为相对低碳产业。

2)相对低碳产业2010年北京的相对低碳产业主要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批发与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教育,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等15个行业(见表2)。与2010年相比,2015年北京的建筑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相对低碳产业转变为相对高碳产业,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化学工业由相对高碳产业转为相对低碳产业。

3)相对高碳产业2010年北京的相对高碳产业主要包括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废品废料等14个行业(见表2)。与2010年相比,2015年原属于绝对高碳产业的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转变为相对高碳产业,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则转变为绝对高碳产业。

4)绝对高碳产业2010年北京的绝对高碳产业主要包括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金属矿采选业5个行业。2015年的绝对高碳产业仍然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并新增了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则转变为相对高碳产业。

表1 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增加值和碳排放量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5—201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2016年)。

表2 2010年和2015年北京低碳产业聚类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该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

上述关于绝对低碳产业、相对低碳产业、相对高碳产业和绝对高碳产业的聚类是从理论上对低碳产业进行的大类行业划分。要说明的是,某些细分行业被列入低碳产业并不意味着该行业内的所有经济活动均属于低碳产业范畴。同样,某些行业虽然未被列入低碳产业,但是该行业内的某些经济活动可能属于低碳产业范畴,如农、林、牧、渔业中的林业活动等。因此,实践中还需要对各行业内部的具体经济活动进一步分析。

03.低碳产业动态演进路线

低碳产业矩阵分析是以碳排放量、增加值和碳排放强度为基础的静态分析。由于各细分行业的增加值、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断变化,因此还需要分析各细分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变化趋势。

3.1 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图2显示了不同产业实现低碳化发展的产业升级路径。具体而言:R2象限内的行业应在保持增加值水平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水平,实现从R2象限向R1象限的优化升级;R4象限内的行业应在控制碳排放量的情况下提高增加值,实现从R4象限向R1象限的发展壮大;R3象限内的行业应通过优化升级向R2象限或直接向R1象限演进,或加快转型调整和淘汰。虽然这些产业升级或演进路线只是理论上的,但是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促进产业选择最佳的低碳化发展路径。

图2 产业低碳化发展路线

3.2 碳排放强度变化

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测算结果(见表3),可得到各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2005—2010年39个细分行业中有5个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呈上升趋势:相对低碳产业中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相对高碳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废品废料,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绝对高碳产业中的金属矿采选业。2010—2015年,除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无数据外,绝对低碳产业中的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对高碳产业中的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上升,其他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3.3 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

通过计算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ε(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ε为碳排放增长率与增加值增长率的比值,反映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依赖关系),可进一步分析碳排放量与产业增加值增长的依赖关系。在增加值正增长的情况下,若碳排放为负增长,则ε小于0,该行业增长与其碳排放呈背离关系;若碳排放为正增长,且其增长速度小于产业增长速度,则ε介于0~1之间,该行业增长与其碳排放呈弱关联关系;若碳排放为正增长,且其增长速度大于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则ε大于1,该行业增长与其碳排放呈强关联关系。通过计算39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见表3),可进一步筛选出产业增加值与碳排放量呈背离关系或弱关联关系的行业。

2010年产业增加值正增长的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燃气生产和供应业5个行业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它们的行业增长与碳排放呈强关联关系,即其行业增长依赖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增加。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2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而其碳排放量为正增长。纺织业的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且其碳排放量也为负增长,但是其碳排放量下降幅度小于产业增加值下降幅度。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碳排放量也为负增长,且碳排放量下降幅度大于产业增加值下降幅度。
2015年产业增加值正增长的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个行业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它们的行业增长与碳排放呈强关联关系。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2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碳排放量也为负增长,且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产业增加值下降幅度。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碳排放量也为负增长,且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产业增加值下降幅度。

表3 2005—2015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注:分行业增加值变化率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

3.4 碳排放总体变化趋势

2005—2015年期间,北京39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增加值整体增长了230%,碳排放量整体下降了46%,碳排放强度整体从1.26吨/万元下降到0.2吨/万元。2005—2010年期间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的行业有33个,占细分行业总数的84.6%;2010—2015年期间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的行业有34个,占细分行业总数的91.9%。整体而言,2005—2015年北京34个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普遍呈下降趋势。

04.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动态分析

4.1 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通过对北京市39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增加值、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静态分析,以及对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进行动态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各行业的低碳化发展路径及其政策导向(具体见表4~表6)。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特征,可分别采取优先发展、鼓励发展、转型升级和逐步淘汰等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向低碳方向发展。原则上,不应将绝对低碳产业和相对低碳产业中的高值高碳产业作为淘汰产业,不应将相对低碳产业中的低值低碳产业、相对高碳产业和绝对高碳产业作为优先发展或鼓励发展的产业,不应将涉及保障民生的产业(如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等)作为逐步淘汰产业。

表4 北京市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2005—2010年)

表5 北京市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2010—2015年)
注:自2015年北京开始疏解和限制发展批发与零售业。
表6 “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产业低碳化发展政策导向

1)优先发展的行业在绝对低碳产业、相对低碳产业中的高值高碳产业中,对于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且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ε<0的部分行业,其产业增加值具有较高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低碳排放特征或正在从相对低碳逐渐向绝对低碳演进,其产业增加值增长与碳排放增长呈背离关系,因此对之应加大政策扶持、优先发展,使之成为低碳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北京为例,此类行业主要包括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教育、房地产业等行业。

2)鼓励发展的行业在绝对低碳产业、相对低碳产业中的高值高碳产业中,对于碳排放强度呈连续下降趋势且碳排放产出弹性0<ε<1的部分行业,其产业增加值具有较高的水平,具有显著的低碳排放特征或正在从相对低碳逐渐向绝对低碳演进,其产业增加值增长与碳排放增长呈弱相关关系,因此对之应采取政策鼓励发展,同时采取措施促使行业增长与碳排放逐渐脱钩。以北京为例,此类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批发零售业等行业。

3)转型升级的行业在绝对低碳产业中,若出现碳排放强度上升或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则应采取转型升级的政策,促使产业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碳排放。北京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就属于这种情况。

相对低碳产业中的低值低碳产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排放特征,但是具有较低水平的产业增加值,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转型升级政策。首先,保障民生类行业需要在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产出弹性。以北京为例,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经过2005—2010年期间的转型升级,2010—2015年其碳排放强度由上升转为下降,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小于0,其低碳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应鼓励该产业继续沿着产业低碳化路径发展。其次,有些行业本身规模较小但不断增长,且其碳排放强度下降,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ε<0或0<ε<1。这些产业需要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大产业规模。北京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相对高碳产业中,对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ε<0或0<ε<1的行业,虽然碳排放强度较高,但正在向相对低碳产业演进,政府应采取转型升级政策,加快其低碳化演进步伐。以北京为例,此类产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

在绝对高碳产业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的相对高碳产业中,涉及保障民生的行业应采取转型升级政策。以北京为例,此类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

4)逐步淘汰的行业在相对低碳产业中,应逐步淘汰那些逐渐萎缩且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的低值低碳产业。北京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就是如此。

在相对高碳产业中,应逐步淘汰碳排放强度上升或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的产业。如北京的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已在2010年淘汰退出,废品废料和纺织业等需要逐步淘汰退出。

原则上绝对高碳产业(保障民生的行业除外)应逐步淘汰。北京的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就是如此。

4.2 产业政策的动态调整

对比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的产业低碳化政策导向,可知北京绝大多数行业的低碳化演进路径都符合预期。部分行业通过低碳化演进实现了低碳化发展。例如,在相对低碳的高值高碳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由0<ε<1变为ε<0,产业政策由鼓励发展变为优先发展。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个别行业脱离了低碳化演进路径,需要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导向。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由相对低碳的高值高碳产业转变为绝对高碳产业,产业政策由优先发展变为逐步淘汰;建筑业由相对低碳的高值高碳产业转变为相对高碳的高值高碳产业,产业政策由鼓励发展变为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在相对低碳的低值低碳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源于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随着其产业规模进一步萎缩,2010年该行业已淘汰退出。在相对低碳的高值高碳产业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由ε<0变为0<ε<1,其产业政策由优先发展变为鼓励发展。在相对高碳的高值高碳产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碳排放产出弹性由ε<0变为ε>1,且产业增加值为负增长,该产业在转型过程中逐步淘汰退出。

05.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选择低碳产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静态指标,以及碳排放强度变化和碳排放产出弹性系数等动态指标。可根据各行业的发展特征采取,政府分别采取优先发展、鼓励发展、转型升级和逐步淘汰等政策措施,分类引导产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成效更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均将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产业发展应将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相结合,深度调整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调整能源供给结构,将碳排放情况作为产业引入、升级、疏解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大力实施产业绿色化改造,构建更加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产业体系。

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促进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和商务服务等低碳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碳排放量低的制造业。

第二,在节能、碳减排和新能源等领域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

第三,逐步降低高碳产业比重,推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等一般性制造业疏解退出。

第四,有效削减水、电、燃气和建筑等居民基本生活行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型服务业的碳排放量,提升城市整体的低碳化水平。

针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低碳产业,北京也需要“忍痛割爱”,如将教育、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中的部分环节转移至天津和河北,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文主要对国民经济39个细分行业分类进行了聚类分析,初步分析了北京低碳产业的演化特征、发展潜力及未来疏解路径。由于各行业还包含诸多细分行业,其行业性质和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北京或其他城市在遴选低碳产业时可针对更细分的行业,运用本文的分析模型和思路更加深入而详尽地研究演化特征和疏解路径,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布局调整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参考文献[1] 何建坤.经济新常态下的低碳转型[J].环境经济研究,2017(1):1-6. 
[2] 冉光和,鲁钊阳.低碳产业研究进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3):75-79.
[3] 刘传江,章铭.低碳产业发展研究动态述评[J].生态经济,2012(2):104-106. 
[4] 孙小明.新常态下低碳产业的机遇与发展模式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8):993.
[5] 崔奕,郝寿义,陈妍.低碳经济背景下看低碳产业发展方向[J].生态经济,2010(6):91-94.
[6]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4):17-22.
[7] 张娅妮.山西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技术产业,2010(7):100-102.
[8] 李启平.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J].改革,2010(1):39-44.
[9] 李金辉,刘军.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3):37-40.
[10]Schipper L,Murtishaw S,Khrushch M.Carbon emissions for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in 13 IEA countries:long-term trends through 1995[J].Energy Policy,2001,29(9):667-688.
[11] Lin S J,Lu I J,Lewis C. Grey relation performance correlations among economics,energy us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Taiwan[J].Energy Policy,2007,35(3):1948-1955.
[12]何建坤,苏明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0):42-47.
[13]姜克隽,胡秀莲,庄幸,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14(6):1-7.
[14]唐笑飞,鲁春霞,安凯.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15]黄桂然.中部六省产业低碳化进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16]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17]周燕,李林.低碳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科技和产业,2016(7):35-39.

最新评论

碳市场行情进入碳行情频道
返回顶部